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祥云县鹿鸣乡鹿鸣村的凤凰山,活跃着一支洞经古乐演奏队。不论节日还是庙会,常能听到一阵阵古意斑斓的音乐,似高山流水,似细雨绵绵,似古人超凡脱俗之劝诫,似仙人飘然欲得之抚慰,这便是历史悠久的凤凰山洞经古乐。鹿鸣历史上俗称鹿窝。相传,古时鹿鸣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时有成群马鹿到河边嬉戏,那时并无人居住。由于连年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希望能  相似文献   
2.
吴琼 《今日民族》2016,(4):28-31
洞经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在云南很多地方至今都有流传。本文是一篇十分写实的田野报告,为我们勾勒洞经音乐比较完整的礼仪过程。看到文章标题,有人可能会疑惑。洞经音乐,是儒家音乐吗?本文这个说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据洞经音乐的权威学者吴学源先生介绍,洞经音乐的确应归入儒家,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道家。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洞经音乐研究,与吴学源先生持有一致观点。关于洞经音乐的归属,这里不展开介绍,有兴趣探究的人,可以关注吴学源先生的有关论文。  相似文献   
3.
洞经音乐又名“洞经礼乐”,约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四川传入云南,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上个世纪50年代已遍及全省,不仅流传于汉族地区,也流传于白族、壮族、彝族等汉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地区,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它秉承了中原地区的音乐形式,又与云南的民间音乐相融合,集吹拉弹唱打为一体,成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品种之一,被誉为“东方古典交响乐”。  相似文献   
4.
梓夫 《支部生活》2006,(7):46-46
黄昏的时候踏进巍山古城总有一种特殊的意味。光滑的青石板路和雕刻的飞檐被夕阳笼罩着,在温暖的夕阳的余辉中,依稀可见街道两边的店家在装着那古老的发黑的门板,要打烊了;下班回来的大人牵着放学回来的小孩身影缓缓,街上的小摊贩也推起了他的杂货车;路过一个青砖灰瓦的门庭,里面有几个老人正在用古老的民族乐器拉响属于他们的音乐,  相似文献   
5.
丽江洞经音乐的身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地被建构、表述,其背后是国家、文化精英、族群民众、西方等不同社会力量的权力实践的结果,隐喻着在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作用下社会关系不断地刷新、书写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反思,有利于"还原"族群艺术被不同权力话语所遮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这也是深入理解、阐释族群艺术的文化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泉杰 《传承》2009,(7):54-55
纳西古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下创建的艺术结晶。它以系统的音乐形式和独特的演奏方式吸引了众多到丽江的游客驻足欣赏,它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说到音乐,中国自古号称"礼乐之邦",音乐为六艺之一。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但在一些边远僻野之地,却也拥有"礼乐之邦"的一份光彩。这就是如今已属广陵绝响却是乐有正声,堪称中国古乐"活化石"之称的洞经音乐,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洞经是中国道教"道藏"的一部经籍《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共5卷)。它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容儒家思想,倡导清静和谐、天人合一、去欲存理、返璞归真、祈福求安、爱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国内法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系统的法律法规,始创群体、传承人、传播者的权利因此而得不到法律有效保护。所以,有必要加强立法工作,建议在其中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文章以丽江洞经音乐为例,论述了民间音乐权利主体的定位、管理组织的定位、管理方式以及集体著作权权利范围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