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偕妻儿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顺利抵达香港,旋即经由香港罗湖口岸回国。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的著名科学家朱兆祥回忆说:“当钱学森和妻儿跨过罗湖桥头,他紧紧握住我的手,兴奋和激动地对我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吕春 《党史纵横》2006,(5):22-23
钱学森回国受阻震惊新中国钱学森于1935年赴美国留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他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与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  相似文献   
3.
楚楚 《党史文苑》2005,(12):38-39
钱学森回国受阻震惊新中国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和其导师冯·卡门一起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相似文献   
4.
阿宁 《人民公安》2006,(3):12-17
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在一个国家实现光荣与梦想的欢呼背后,本该多一位航天功臣欢跃的身影。但命运偏偏无常,昔日的航天功臣,曾创造辉煌业绩的火箭专家、“神五”功臣厉建中,却因涉嫌贪污身陷囹圄。  相似文献   
5.
火箭专家黄春平 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70多岁的黄春平仍然没有闲着。7月,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刚完成了发射天官一号火箭的测评。”  相似文献   
6.
楚楚 《世纪风采》2006,(3):24-25
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相似文献   
7.
王学信 《海内与海外》2008,(12):1-1,4-8
2008年1月19日上午,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特地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看望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人、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典范、时年97岁的钱学森,代表党中央向这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表示衷心的祝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