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6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204篇
工人农民   175篇
世界政治   3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8篇
法律   716篇
中国共产党   1419篇
中国政治   2371篇
政治理论   421篇
综合类   5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冰 《重庆工运》2003,(10):51-52
真得感谢那段“假戏真做”的日子,是它,让我和妻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重新抬回了往日的恩爱!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末,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20世纪中国学,宏观上正经历着向以狂欢精神为主导的新学时期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及网络学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有可能继报纸之后为日益民间化、边缘化的知识分子提供新的“批评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学既深受狂欢化的当代学影响,同时由于自身的特性,又强化了这种狂欢化倾向。网络及网络学、狂欢化的当代学以及日益民间化了的知识分子,三将会互为表里,互相推动,形成狂欢化学时代的第一个里程碑,从而对未来学创作的形式、内容、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看书或写诗,我就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会长时间呆坐在一个人的书房里,神思恍惚,不知所措。这时候,我知道,我该自救了。从16岁在省刊发表处女诗作至今,我与诗在业余时间谈了近二十年的恋爱。恋爱的结果是,近千首诗作有一半发表,并先后出版了  相似文献   
4.
都市文学中的两种“新”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形象模式和特性角度分析了都市文学中的新富人形象和新新人类形象,指出两种形象的产生是都市环境下欲望化叙事的结果,而作家叙事态度的变化则进一步昭示着消费主义、享乐原则对中国文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邓友梅的《在悬崖上》是百花时期的一篇“写人情”的小说,作品反映了第三者介入后浪子回头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在情感的视角下观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指出其在妻子和加丽亚两异性的情感旋涡中打转的悲剧性,进而揭示其人生悲剧的总根源在爱情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阡陌 《人民公安》2006,(7):46-49
遭遇情感挫折的外地务工青年孙志清,来津打工多年,好容易积攒了一笔血汗钱之后.又幸福邂逅了一场让他心动的“网恋爱情”.但是很快,他多年积攒的存款不仅被对方温柔地骗走,还被对方传上了难以治愈的性病。面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心情郁闷之下,他扭曲的心理突然萌生出一个罪恶的复仇女人计划。  相似文献   
7.
廉立 《天津律师》2005,(6):51-53
案情介绍 2003年4月,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师沈履伟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自选集——《求是集》,其中文学论文15篇。在申报教授职称时,沈履伟用《求是集》这本书作为科研成果公开展示,其间群众揭露《求是集》中有抄袭他人已发表的论文,沈履伟分别找到原发表论文的作者——天津师大古籍研究所的董XX和南京学者封X,企图以“合作”的名义掩盖其抄袭的事实,但其教授职称的申报仍被天津市高评委否定。  相似文献   
8.
30年代是中国20世纪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学论争,学讨论乃至学批评中,都能发现30年代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因此,本的探讨对加深理解30年代乃至整个20世纪学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章分别从学论争的起因,论争中各方所关注的重心、论争各方的心态,对话的基本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重要学论争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显的特征,并进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30年代特殊的政治化语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海内与海外》2007,(9):F0003-F0003
~~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07,(5)
《天净沙·秋思》是广为传诵的元曲作品,本文从这一部作品的三种英译入手,阐述了什么是文学模糊,文学模糊产生的原因,以及文学模糊对文学作品欣赏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