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现代性因素的“跃进”性扩散下,以洋务运动为先声,19世纪后期的甘宁青地区也开始了缓慢而曲折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城市亦随之出现转型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先天不足,再加上长期战乱不断、对民族关系问题的认识偏差等后天的人为主观能动性的缺失,较之东、中部等地区而言,近代甘宁青地区的城市发展又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不仅城市发展缓慢,而且城市早期现代化水平也十分有限,这种滞后的城市发展又对区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维玺 《求索》2008,(9):217-220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势力镇压西北回民起义之后,面对社会文化凋敝的惨状,为了重塑甘宁青地区的社会文化秩序,采取了一系列修复和重建的举措。其经略和治理西北的思想和理路,是采用文武并治的手法,大力修复和重构业已断裂的社会文化,恢复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甘宁青社会的影响。这种经略思想的实践,对于战后甘宁青地区的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湘军对其文治武功的极力渲染和褒扬,也在客观上加强了湘军势力在西北社会的影响,并由此奠定了其掌控西北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魏梓秋 《求索》2011,(1):236-238,59
明代分布在今甘宁青地区的"土达"主要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组成,他们处于农耕与游牧空间的边缘,在明朝对外防御蒙古的战略中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又被视为明朝外部防御和内部稳定的隐患。"土达"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西北边境复杂的民族形势,并对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