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期,全国屡屡发生个人极端暴力事件,行为人手段残忍、不计后果,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伤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思考。如何完善矛盾隐患化解、加强社会管理,从源头上铲除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的现实土壤,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思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杨柏 《当代贵州》2007,(9):50-50
兰州女孩杨丽娟苦苦追星刘德华十三载,杨父为其不惜变卖家产,卖肾换钱,陪女儿去香港……在刘德华拒绝与女儿单独相处后,杨父一跃跳入海中,结束了年过七旬的生命。最近,“杨丽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3.
病态人格即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它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偏向发展的极端化。其形成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病态人格者的情绪、情感因受本能欲望的支配,表现得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其违法犯罪与正常人格者违法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社会危害性。病态人格者违法犯罪虽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对其处罚的同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和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了反社会病态人格的基本概念之后,逐步分析了反社会病态人格的症状、成因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有关反社会病态人格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转型期,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其中病态人格就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病态人格何以产生,又怎样才能缓解?本文从宏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从社会文化家庭心理等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能对目前人格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