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承》2006,(2):49-49
~~来宾市兴宾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峨眉山风景区倾力打造“中国第一山”,景区规划将整个峨眉山分为上、中、下三段着力打造.在下段山的建设中,相继推出“名山起点”、“秀甲瀑布”、“迎宾滩”、“摩崖石刻”、“第一山亭”等新景点后,在春节期间又向游人开放了另一新景点——“儒释道文化长廊”。长廊主要从宗教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第一山”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Earliest Extant Carvings Beifudi prehistoric site in Yixian County, Hebei Prov- ince, dating back to the Neolithic Age of 7,000 to 8,000 years ago, first discovered in 1985. A dozen carved clay masks in cat, monkey and pig as well as human likenesses have been unearthed in Beifudi. One mask of a human visage has a mouth and nose in relief and pierced out eyes. The first engraved clay artifacts ever found in ruins of that age, these masks add several millennia to China's history of carving.…  相似文献   
4.
李浩鹏 《重庆行政》2015,(4):102-103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勤劳睿智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众多精美绝伦、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既是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的结晶,又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纽带。潼南金大佛集唐宋石刻之大成,将历史传承、石刻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艺、人伦美学价值充分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青海三江源和日村生态移民发展石刻,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就业和收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促进社会稳定的伟大创举。就当前看,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各级政府应下大力气支持三江源农牧民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6.
7.
<正>世界画坛上,留下自画像的画家不少,凡·高、伦勃朗等辈都有多幅传世。中国古代的画家多为别人造像,为自己的"尊容"描摹几笔的,却几乎见不着。终于,在桂林伏波山还珠洞,我见到了中国一位伟大艺术家的自画像,而且是全身白描,风神潇洒,姿态飘逸。这就是刻在还珠洞试剑石对面的米芾自画像。米芾,字元章。北宋著名书画家。宋徽宗时召为内府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又称"南宫舍人",故世人称他为"米南宫"。米芾善画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唐陵和宋陵神道石刻的分析比较,来研究其文化特征。宋陵石刻是从唐陵发展而来,继承其很多特征,但又有所发展,归纳其相同以及不同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两朝石刻艺术的特点,以及我国古代陵墓制度、社会制度的演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3000年前中国先民冶炼出的精美青铜器、公元5—8世纪雕刻的美仑美奂的佛造石像、以及被英法联军劫走又重回祖国的清代皇宫国宝,这一切构成了在台湾举办的《來自北京保利博物館  圆明园重現台湾  石佛青铜珍藏展》的主要内容。来自大陆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120件(组)珍贵文物,自2001年12月22日至2002年3月21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展出,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反响,前往观看者众多。这是大陆国有企业收藏的文物首次赴台展出,也是近一时期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文物展览活动,大大地推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石刻铭文与法律史料的关系 中国石刻与金文同时产生,但遗存下来的殷商刻石却很少。秦汉以后,铭刻文字有舍金重石的发展趋向。秦始皇时曾巡游各地刻石“颂秦德”,“表垂于常式”,彰明其文治武功和法令制度。东汉时石刻文字增多,石刻形式多样,除碑刻外,刑徒砖、买地券、画像石等也流行一时。魏晋两朝屡申立碑之禁,南朝相袭不改,于是立碑成了埋铭,墓志获得充分发展。隋唐宋以后,碑刻颂辞、纪事已深入人心,并得到官府的提倡,在国家法律中,甚至出现有“护碑”的条文。《唐律疏义·杂律》“毁人碑碣石兽”条称:“《丧葬令》:‘五品以上,听立碑;七品以上,立碣。茔域之内,亦有石兽。’其有毁人碑、碣及石兽者,徒一年。”宋代以降,民间的各种应用石刻日益增多,石刻文字的篇幅和内容都有所增加。因此时及以后的碑刻文字资料内容丰富,多被世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