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张希慧 《求索》2007,(8):115-116
中国的金融体系亟待“立足当地、服务社区”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点,学术界和理论界均已达成共识;但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到底需要法律法规赋予多大的生存空间,法律法规在其运营、发展过程中到底应该给予何种程度的保障,这些都是实务界和理论界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法与金融学”创新的计量手段和理论方法,本文回顾了法与金融和金融管制方面的理论,为解决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的现实问题,带来了新的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2.
92年春节前后,88岁高龄的小平同志南巡视察,发表了事关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谈话。这些谈话指引中国政治、经济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方向运行,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治的、思想的保证。目前,中国经济雄踞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中等发展国家水平,中国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影响巨大。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切都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直接和间接成果。  相似文献   
3.
昆曲《十五贯》通过精彩的法律故事展现了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朝的各项司法制度,生动地诠释了民间深层法律心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司法中延续至今的“清官情节”、“口供情结”和“命案必破”的传统,这对理解中国传统司法精神大有裨益,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22日,念斌案水落石出以后,我就有一种做这个新闻的冲动。这种本能的冲动源于:一个没有任何作案动机的人蒙冤被抓:各种受“命案必破”“速战速决”立功心理指使的警方漏洞百出地编造证据的荒唐;冤案查明,用纳税人的钱可以买单,办案人员仍高枕无忧地坐享立功邀赏之成而无任何追责;一个社会舆论反响如此强烈的冤案最终仍是不了了之,那些没有掀起波浪的冤案岂不是更加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5.
“告别革命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探索》2000,1(2):58-61
本文拟就当代中国新文化保守主义的史学纲领——“告别革命论”做一番全面的审视和评判。作者认为,其所赖以支撑的两大理论观点——“激进主义产物说”与“革命只破不立说”均不符于历史的事实真相。通过质疑和辩驳可以发现,辛亥革命以及本世纪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并非如“告别革命论”者所谓是“丧失理性”、“盲目鲁莽”、“破坏一切”,而是具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的历史意义。至于“告别革命论”者缘何陷入认识上的某种误区,这恐怕不得不归咎于其方法论上那些值得检讨的诸多舛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基本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演进,随之具体刑事政策亦将由“严打”向“破小案”演进。考量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公正性,在刑事执法层面,警察机关应树立起“破小案”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7.
当前,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工会组织如何在这一新形势下,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贯彻落实工会十三大精神, 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试图从邓小平理论开拓马克思主义 “新境界”的认识出发, 通过对 “立”(继承——巩固——坚持)与 “破”(突破——创新——发展), 历史与现实的分析, 结合当前工会工作实际, 论述如何科学把握当前工会工作的 “立”与 “破”  相似文献   
8.
尘风 《政府法制》2010,(18):31-31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水桶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相似文献   
9.
曹一川 《求索》2008,(1):57-59
依凭近、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推动,传统的镜像思维方法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嬗变,成为箕踞于世界前沿科学高度的理论思维样式。在对于生动的民族生存状态和纷繁的文化创作事件研究中,现代镜像思维方法衍生作结构毕肖、方位背反的“空间态”,当前、过去、未来形式纵横映射的“时间态”,客体存在需要构造的“功能态”,变换中存在非变换质的“相对论态”,客体守恒性同其对称性两两呼应的“规律态”,紊乱中潜伏确定式的“模糊态”,客体藉以构造自己、发展自己的“破缺态”等分支逻辑。它们各秉特质,依托不同的科学理论或技术群,形成视野迥异的思维幅面。但是它们又紧密地彼此结合和相互作用,提供给当代研究者一类高效的、能够深切的揭示人文事件本质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缥缈 《南风窗》2010,(1):78-79
2010年的货币政策选择,利率是个难点,无论升息还是不升息,都是坐在火山口上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