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屏障。探索生态文明背景下碳减排制度的选择,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世界各国主要是采用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两种碳减排方法。碳税具有短期内实施成本低、减排成本稳定、减排成效较好等优点,同时具有减排量不易控制、税负易转嫁消费者、长期实施成本高等缺点。碳排放权交易具有长期内实施成本低、减排成效较稳定等优点,同时具有碳排放价格不易控制、减排成本不稳定等缺点。现阶段来看,我国选择碳税制度较为适宜;长远来看,我国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综合使用较为合适。目前,构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碳税制度,需要重点解决税率、税收优惠、收入使用、分配补偿、碳审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刚 《求索》2012,(11):26-28
碳税政策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近年来被中国政府作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一种手段而越来越予以重视。但现有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而较少研究其对于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本文基于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短期影响,根据2011年的数据,将中国经济分为34个部门,根据碳税成本与部门GDP的比例来分析不同的碳税政策对各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高碳税率时,需同时实施救助政策于受影响比较大的部门,而低碳税率则对产业的竞争力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3.
碳税征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二氧化碳等各种温室气体采取了减排措施,征收碳税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碳税已在芬兰、瑞典、丹麦、荷兰、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得到了运用,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碳税基本要素、税收偏离、碳税地位及效果等方面各不相同.国外开征碳税的实践为我国提供的借鉴经验是:开征碳税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征收方式,应遵循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税收中性的改革措施,应在生产环节征收碳税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碳税征收对于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全面影响。更多研究认为征收碳税会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碳税征收短期内会增加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税收负担,但从长期看,碳税征收还能促进产业内的结构调整,使产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和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我们以2008年钢铁业数据为基础,估算不同碳税方案下钢铁业的碳税负担及其对碳税的承受力,发现较低标准的碳税征收对钢铁业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舒伟 《法制博览》2013,(6):94-95
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学术界有关碳税研究的文献,梳理了学者们有关碳税开征的影响、"双重红利理论"以及累退性方面的争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未来我国碳税立法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碳税税制具有抑制碳排放、获得税收、操作简便等优势,也有减排效果不确定、接受度差、合作难度大等劣势。碳税立法必须合理设计税基税率,税基要充分权衡碳税成本和各种税基大小关系,并在碳排放税和碳消费税之间进行理性选择;税率要尽量使其等于碳排放的边际损害成本,并能够动态调整。碳税会对产业竞争和分配正义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诸如边境税调整、税收减免返还等措施缓解。立法设计还应当遵循诸如明确碳税功能定位、保持税收中性、循序渐进等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过程中,应秉承气候正义的理念并坚持如下法律立场:确立公平合理的减排标准,实现分配正义;完善气候变化公约的履约机制;发达国家应当制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矫正正义。为落实以上立场,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美国、欧盟一起引领国际气候治理,并切实履行至今已达成的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气候法律文件。与此同时,在国内应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碳排放交易法规和环境税法,运用碳排放交易和碳税等市场工具,从法律、市场、政策等方面确保气候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尝试开征碳税,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碳税及其开征的必要性,尝试提出开征碳税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种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与会各国对"碳减排"态度各异,利益冲突激烈,中国主动提出承担"到2020年碳排放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姿态,而少数发达国家鼓吹的征收"碳税"以促进减排的主张则引发了诸多争议。文中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国家的碳税税制加以比较研究,针对中国面临的"碳税"挑战提出应对建议,以期对"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碳税之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宣志欣 《思想战线》2013,(Z1):204-205
碳税是通过税收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碳税的背景下,我国的碳税制度框架应如何设计?碳税税收要素如何?都成为学者探讨焦点。本文力求分析我国碳税立法的具体问题,包括纳税人、纳税环节、税率、税收优惠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