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建跃 《求索》2011,(4):121-122,193
本文以为,"公"的原始意象与氏族或者部落联盟的祭祀活动相关;"私"为"耒耜"之"耜"字的引申,与劳动工具的个人所有相关。"公"起源于宗教观念,"私"起源于世俗生活,它们是决定"公""私"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不同地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南方稻作民族的农耕祭祀链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  洪颖 《思想战线》2001,27(1):58-62
哈尼、白、傣三族是中国南方典型的稻作民族,至20世纪50年代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形态各异的农耕祭祀链,成为其稻作农业中重要的节令依托及操作性文化事象,并衍生出农事节令歌谣、祭仪神话等观念性文化事象.三族农耕祭祀链的形态本身则从侧面反映了农业文化积淀期的久远及其他文明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3.
王锡钧 《今日海南》2012,(10):46-47
中华大地的庙宇何其多。这些庙宇,是一地之众奉祀一位或数位在历史上有卓绝功勋的历史人物,并将其视为神明膜拜,求福求平安,还定时举行大规模群众祭仪活动之地。这种祭仪活动,内地乡村多叫庙会,在海南琼海本地则叫"建醮做平安"。这种活动溯自上古就已存在,是我们的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历经漫长岁月的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可称为庙宇文化,也叫傩文化。在中  相似文献   
4.
苗族稻作与祭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苗族史诗记载,苗族先民最初在长江中下游完成了从旱作到稻作的转换。由于战争及迁徙,打乱了苗族稻作文化发展的正常进程,继而在西南山区创造、再生出了适应地理环境的农耕梯田文化。苗放鼓社及原始祭祀,紧扣节日和农时节令,围绕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稻作农耕活动融为一体,并整合、传承了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及生殖崇拜等文化因子,使稻作文化与祭仪构成了一种互动共生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5.
彭兆荣 《思想战线》2001,27(1):82-87
历史其实是交织着"客观"与"想象"的实践过程.在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表述形式的现代性指示价值中,"想象共同体"即为其中最重要的特质.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客家祖地"的公祠建设和公祭仪典的符号系统的典型性,与近几十年在世界许多地方兴起的"新客运动"相对接,诠释了族群认同的当代喻义以及作为族群生存策略的基本方式.这一形式,既是历史延续的真实体现,又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有机部分,同时,还明显地里示着"客观事实"与"主观想象"之间无法泾渭分明的另一种真实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