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正背景: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表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希望广大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相似文献   
2.
正刘禹锡在《阮公体三首》诗中写到:"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自贤千载事,心交上古人"。"忧国不谋身"一句,引深出领导干部做人、做官、做事,要爱国、无私;为民、无欲;廉洁、不贪;政绩、实干;官品、立德;执政、守责。忧国不谋身,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文风问题,危害极大。一切不良文风都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宗旨的,都是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背离的。它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  相似文献   
4.
邓卉  林炜 《人事天地》2014,(10):37-38
<正>"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这是刘禹锡以《琴曲歌辞·飞鸢操》为青鸟点赞,作为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青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放飞心声和梦想的最佳代言。而作为中国IT技能型紧缺人才"孵化器"的北大青鸟公司,"飞"出了不少IT新秀,孔德前就位列其中。当梦想照进现实,他创立"卡维奥"求学阶段的孔德前,跟IT业并无关联,2006年他从广西东北角的贺州"飞"到桂西南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读书,所学专业是化学与生物学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5.
《统一论坛》2014,(6):79-79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就出生于举世闻名的牡丹之乡——古都洛阳。刘红芳,红芳阁主人,一级美术师,现居北京。现任世界名家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北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书画院特邀画家、中国人民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6.
周毅之 《群众》2014,(11):68-71
<正>读历史,常为曾有过的辉煌而自豪,但也不要忘记曾在脚下土地上发生过的那些"不是好兆头"的事。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了曾发生在南京的历史旧事:"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做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台城》中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有幸参加了省政协研究室举办的《江苏政协》杂志特约通讯员培训,收获颇大,感触良多。培训期间,我们《江苏政协》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听辅导、读资料、谈工作,加深了认识,增进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对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我个人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以为,每一位通讯员,都应当努力做一个诗意的歌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我们各位通讯员虽然身处基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已经年届110岁高龄,仍眼不花耳不聋,每天还坚持读书看报,写作思考,实在难得!周先生如此长寿,到底有什么样的养生秘诀呢?他在回忆录《百年忆往》中曾如此介绍道:"我的夫人张允和,2002年8月14日去世了,享年93岁。张允和在世时,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们很少吃补品,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规律,同时胸襟开朗。饮食上,不吃荤菜,不吃油煎食物,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  相似文献   
9.
法言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注释:按照法来办事,天下就有秩序,法是天下的准则,是用来解决疑难、辨明是非的,百姓的命运系于法。)——管子《管子·禁藏》  相似文献   
10.
陈思炳 《江淮法治》2014,(21):61-61
正杜甫写秋让世人叹为观止,佳句纷呈叠出,他是一个为秋天而歌的贫寒老者,也是为秋天而生的诗吟歌者。读"寒蝉碧树秋"时,自然感受到晚秋的宁静与清爽,一句"清秋燕子故飞飞",勾画出"万里风烟接素秋"的恬淡与从容,让我在"远岸秋沙白"中,眺望"连山晚照红"的秋意辉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