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命与生活     
在我的文字里,经常会区分两个语义:生命与生活。那么,什么是生命,什么又是生活呢?生命是我们所由自来;生活是我们的发展延续。生命是立身之本;生活是存身之道。生命只能体验,是一帧帧定格的离散画面;生活可以经营,一分一秒汇成连绵的长河。生命渴求灵性;生活遵循理性。生命因执着而舍弃,在舍弃中固守一份执着;生活因珍惜而拥有,并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文献[5]中的偏差估计公式推广到有任意多个目标函数和α∈(0, ∞)的情形并给出约束参数集维数可任意的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3.
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显赫一时的张氏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而张氏家族后人却依然执着地在寻找着家族故地与历史真相。下面是张作霖之孙、张学良之侄张闻实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4.
陈征平  毛立红 《思想战线》2011,37(4):106-111
西南近代工业的发生与全国相似,也是伴随近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帝国主义侵略与国人民族主义抗争的纠结中艰难起步。然西南地处内陆边地,其近代工业有着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晚发型及边缘性特征,直到抗战前,始终呈现出一种离散的、被动追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抗战爆发后,敌寇的封锁及国人的经济民族主义诉求,促成国统区以西南地区为核心的国内经济一体化运行格局,进而使西南骤然由边缘转而成为全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中心,这个过程中凸显了西南近代工业趋于内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微观消费模型往往假设因变量是可以连续变化的,但是随着对消费问题的深入探讨,调查中出现了部分消费为零的情况,有时甚至要面对在几个不同性质的选项中进行选择,这些都极大的违反了“连续性”的假设。而因变量为离散和限值因变量的计量模型则是针对这类研究的模型。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三类单方程模型:托宾模型、二分变量模型和多段式因变量模型,并对以上模型在微观消费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农民家庭的稳定与幸福对于城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镇化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乡城流动过程中农民家庭发生异化,家庭成员或留或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家庭离散虽然始于家庭,但要解决家庭离散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实施制度关怀、实现多元合作治理,结束农民家庭的异态生存方式,给予其自由的迁移权。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民家庭的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而且也能为实现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家庭离散问题为何迟迟进入不了政策议程?运用多源流理论来分析,问题溪流已经具备,政治溪流正在形成,但政策溪流尚未成型,政策之窗无法开启。未来农民工家庭离散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最有可能的路径是借助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稳心颗粒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自建库至2015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稳心颗粒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5.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92例,其Jadad评分均为1~2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可显著降低QT间期离散度(WMD=-9.77,95% CI为-11.70~-7.85, P<0.000 01) 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WMD=-7.79,95% CI为-9.98~-5.60, P<0.000 01)。 结论 稳心颗粒可显著降低QT间期离散度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尚需大样本、高质量、双盲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龙永干 《求索》2011,(5):207-209
从主体建构来看,鲁迅结盟"左联"是其价值拓展、群体相与和代际蜕变的需求,但其"人的战士"的自觉践履让其无法与"左联"主流融合。选择"革命"与"左联"却无法将各种关属收齐,他只能在价值离散中陷入新的焦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