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论考试是国家人事部从2000年以来实行的录用公务员的写作考试科目。7年来,社会反响良好。探究申论考试的源头,笔者研究发现“,申论”与我国汉代选拔人才的方法“对策”“、策论”有其渊源关系,并可从中看出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绥化学院为例,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充分发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小、充满青春活力、容易沟通交流等优势,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家长老师通力协作、到农村社区服务践行等关爱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丁心镜 《前沿》2009,(8):24-26
马克思幸福思想认为人的需求是人的本性需求,劳动创造实践是需求满足的保证,幸福是分层次的,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是科学幸福观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幸福观的最高价值追求。要以马克思科学幸福思想建构高校德育,对高校践行幸福观教育的方法进行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4.
1997年和2000年 ,广东省在公开选拔部分省直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中 ,专业知识部分要求应试者做一种拟任职务的策论题。随着公选范围的扩大 ,有的市、县一级公选也用策论笔试。对策论这个文种 ,很多人并不熟悉 ,本文主要谈谈对策论的考证和对策论与工作研究关系的看法。一、策论的历史沿革“策”和“论”在唐代以前是两种文体。“策”即“册” ,以问题书之于策 ,令应试者作答 ,称为“策问”、“策试”、“策”。“策试”提出的问题一般是经世治国的问题。“论”是从经、史中出题进行议论 ,又可理解为议论文。策论即是针对试题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2,(10):38-41
2012年9月28日上午。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0次会议在南京大学举行。省委主要领导罗志军、李学勇、石泰峰等到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主题,站在世界前沿谋定位、全国领先率先拟目标、示范带动引领选策略,建议把苏南建成中国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相似文献   
6.
以绥化学院为例,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充分发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小、充满青春活力、容易沟通交流等优势,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家长老师通力协作、到农村社区服务践行等关爱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重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带动腹地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应以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构建沿江生态走廊、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协调发展机制等为重点,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法治建设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法治政府建设,二是法治文化建设.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是中国当代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为选题,对推进河北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以及行政调解适用等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在操作层面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已历经九年。申论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是在我国古代“策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吸取了古代“策论”(对策)的优点,是对古代“策论”的借鉴、继承和创新。二者产生的土壤和含义、选拔人才的功能和方式方法、命题的形式和规则、答题的主体身份等方面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申论和策论的异同,旨在承前启后,激发和增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创新精神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论坛》2005,(2):10-11
稳健财政政策主线在于推进改革 据《中国审计报》2004年12月22日报道日前.参加“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的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的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其主线在于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