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记得2008年3月底从国内回到美国,闻听说邝宣源先生已经驾鹤西行,令我骤然大惊大悲。回忆与邝先生交往十余年来的情形,不禁一幕一幕涌现在我的心头:由于各种原因,改革开放后出国的留学生与老华侨之间的交流不是很频繁,老华侨们说广东话、读竖排繁体字;而留学生们说普通话,读横  相似文献   
2.
陈湛 《台声》2010,(11):64-65
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用微软的文宇处理软件Word来进行繁体简体的转换,不过这中间的错误就多了,皆因对语境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至于百姓来说自然在通过各种工具或者凭着看过一些繁体宇而产生的经验.从而将简体字转为繁体字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误会。不妨先举例说明,再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1."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2.最容易混淆的繁体字:復/複。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复"一词频繁现诸媒体报章。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总统"马英九执政上台,岛内批评不绝,觉得小马哥缺乏领袖底气、强人风范。马"总统"政绩不彰,只有从"文化"着手,忽然提出台湾要跟大陆一样,中国文字"书繁识简",先与大陆实现文字的"纸上统一"。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马英九在台北会见北美侨界代表时提出“识正(繁体字)书简(简体字)”的建议,希望两岸未来能达成协议,采用“识正书简”方式,解决文字交流使用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湛 《台声》2010,(8):60-61
<正> 简体字与繁体字之争,这是前段时间的一个热点问题。去年马英九先生抛出"识正书简"的概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观点。所谓"识正书简",意思就是希望包括以大陆同胞为主体的简体字区域在不改变使用简体字,书写简体字习惯的同时,能够认识正体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繁体字,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即称之为"识繁书简"。这个创意当然未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每年全国“两会“都会出现“雷人”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及各种出位的讨论发言,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譬如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与此同时,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相似文献   
8.
《政协天地》2009,(9):36-36
历时8年,收录了8300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近日刚刚公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的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有了最终结论: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但为了尊重民众心理与民俗.恢复了51个异体字并对使用做了明确规定:只限于特定的地名、或姓氏、人名。与1986年规范汉字比,《通用表》新增了1335个字,是根据使用频率选定的。  相似文献   
9.
马英九6月9日接见台湾驻美中华总会馆暨北加州中华会馆负责人回台访问团时称,对于海外长期以来就繁体字与简体  相似文献   
10.
老房子     
漳州市里最悠久的老街位于城中心的繁华路段,这几年,边上的许多街道都相继拆迁,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感十足的高楼住宅和大型商场。惟有这条街至今未变,仍然保有许多"古早"味十足的老店和小摊,有拌着自制酱料的手抓面店、洒着香菜叶的面线糊摊,还有纯手工制作的灯笼坊、谢了顶的老头开的剃头店、复古的画像馆等。有招牌的清一色做得古香古色,没招牌的也随意在门前立个写着繁体字的小三角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