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与交流》2000,(2):5-7
为了进一步推动纺织系统大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探索纺织企业在“战略进攻”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新课题,纺织政研会于今年2月底分别向新编组的8个横向组布置了“探索企业如何开展大势教育活动”的课题。目前,第一、二组(优势企业)和第六组(壳体企业)以及第八组(事业、集体单位等)在3月下旬前先后举行了“开展大势教育”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罗琼 《党建文汇》2010,(12):29-29
北京53岁的老崔1994年从纺织系统下岗,妻子在一家小单位上班,时忙时休。“那时,所有的钱,包括医疗补助加一起360元。孩子上学,不够吃。”老崔说。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纺织系统,说起潍坊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纺二后纺车间操作指导工张玉梅,很多人都会翘大拇指,称她是潍坊纺织系统的骄傲。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9年10月,16岁的张玉梅初中毕业后进入潍坊棉纺织厂。令全厂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棉纺厂的子女竟然选择到最苦最累的细纱车间,当了一名挡车工。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27日晚,北京。国务院原副总理、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桂贤同志和丈夫王振涛同志刚从深圳到达北京。28日上午,他们还将一道回王振涛同志的老家山东去。由于两位老人的日程安排较紧,采访就安排在了27日晚上,但没有看出他们有丝毫的倦怠。吴桂贤今年72岁,精神矍铄,十分健谈。1951年,她走进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 工。1958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当选全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文革"中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1969年4月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8月当选为中共十大中央委员,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1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那年,她37岁。1977年8月,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中央委员。1977年9月经本人申请、中共中央批准,返回到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此后,她先后担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1988年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退休。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使她多了几分淡定、几分坦然。面对我的访问,她娓娓道来已经过去多年的那些往事。从中,我看到她对过去事情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5.
上海纺织工会教育培训中心座落于镇宁路525号,它不仅为本市纺织系统职工的教育培训提供配套服务,也是上海职工素质工程教育培训基地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基地内还设立了纺织工会助学成才的"阳光小屋",为纺织特困职工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6.
纺织系统某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上,一位女青年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她来自河北农村,还不到20岁,红红的脸庞,一双大眼睛。她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在别人都发过言后,主持人让她也说说,她非常腼腆地说:“我不会说。”主持人告诉我,她的师傅是优秀共产党员,她是在师傅影响下写的入党申请书,现在技术练得很好,就是在做社会工作和与人交往时还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7.
1999年,是上海纺织行业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地压锭、减员、增效,提前完成纺织突破口三大任务的一年。一年来,纺织系统各级工会组织立足纺织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把促进发展、推动稳定作为维护职工利益的根本出发点,发动和组织职工投身经济建设,支持国企改革,在促进上海纺织工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轩 《研究与交流》2000,(2):F002-F002
世纪之交,上海纺织进入了“战略进攻”的崭新阶段。新年伊始,一场围绕“战略进攻”的宣传教育热潮正在全系统各基层单位广泛兴起。  相似文献   
9.
上海55万纺织大军,曾有过为国家创下税利800多亿的辉煌业绩,成为中国纺织的半璧江山。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上海纺织行业减员到12万5千多人,大批的职工下岗转岗。一开始,她们也为自己因失岗而婉惜过、痛苦过,甚至为之落泪过。但她们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只要自强不息,就能在再就业的新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在社会的各方面热情关怀下,数十万纺织下岗女工经过自我的奋斗拼搏,开拓出一片亮丽的天地,不少人当了干部、入了党,也有的人评上市劳模、再就业明星……  相似文献   
10.
《理论学习(山东)》2006,(10):F0003-F0003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始建于1960年,坐落于淄博市周村区米山路30号,拥有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纺织系统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学院坚持走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办学道路,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是一所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设施先进,管理制度完备、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高职院校。校园建设:学院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环境优雅,占地502.37亩,建筑面积达12万平米,配有商标准实验楼、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图书馆、文体馆、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