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3)
约翰·鲍威尔(John W.Powell)191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胜利后,子承父业,鲍威尔接管了父亲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他立场公正、报道翔实、言论精辟,真实地还原了许多战争真相,发表了许多抨击美国政府的文章,然而该刊物在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被禁止发行。1953年因持续亏损,《密勒氏评论报》停刊,鲍威尔夫妇返回美国,不料被控"叛国罪",诉讼长达八年之久,最终以检方撤诉告终。鲍威尔是第一个揭开日美之间关于细菌武器的交易真相,以及美国帮助日本掩盖罪恶行径的人,他的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观点,2008年12月15日,在旧金山去世。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6月的北京,柳叠新翠,榴花吐艳。存朝阳区北苑炮兵总装备部干休所,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参加过那场战争的李学实老人,听他讲述半个多世纪前的传奇经历——入朝参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3.
4.
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赔偿诉讼已历十载,仍无胜诉。受害者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强势的日本政府和法院面前势单力薄,且经过十余年的诉讼奔波,在经济和身体上均已力不从心,一些人恐难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公正的判决。鉴于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罪行的模糊认识和拒不承担民间赔偿的顽固立场,受害者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国内的支持,通过种种有意义的索赔途径,迫使日本承担其不可推卸的民间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卫生工作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卫生工作的开展。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从1952  相似文献   
6.
张正直  刘青 《世纪桥》2004,(6):61-64
在这样一位政协干部,他不恋权位,痴迷文史,在研究地方革命战争史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反映侵华日军实施鲁西细菌战绝密档案的蛛丝马迹。于是,他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自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历时10余年,终于揭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细菌战的重重黑幕,石破天惊地向国际社会公布了侵华日军在鲁西细菌战中屠杀中国平民42.7万人暴行。从而,引发了国内外史学界的严重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证》2008,(4):62-63
辽宁省本溪市79岁的白振海当年因侵华日军细菌战而感染鼠疫并留下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5):48-49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派遣三路汉军出击匈奴,其中,李广率领的中路军担当主攻任务。 进军初期,西路汉军抓获了匈奴的一些前哨骑兵。据这些俘虏交代,在得到汉军大举远征的情报之后,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即匈奴人将下有咒语的牛羊掩埋在汉军途经、驻扎的道路、河流旁边。这种行为除了带有极为强烈的精神打击意味外,还使用了一种新的战术——“细菌战”。  相似文献   
9.
张海鸿 《团结》2003,(2):35-38
2003年2月14日,历时四个多月,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社会各界推荐评选及全国电视观众参与投票的“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北京国安剧场以盛典般的仪式隆重揭晓。2月14日,在这个无数人用各种理由享受甜蜜与温馨的夜晚,有另一些人被另一种情绪深深触动,并为这种久违的感动而泪流满面,他们被逐一揭晓的十位“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而感动着,他们为这十位普通人做的极不平凡的事而感动着……坐在嘉宾席上的十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2)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由当年日本最高统治者敕令组建的一支以活人试验为手段进行细菌武器研究、生产和实战的特种部队。该部队于1935年在中国哈尔滨平房地区筹建了二战时期最大规模的细菌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仅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3000名中外人士惨死于各种活体试验中,在其发动的多次细菌战中,屠杀和残害的无辜生命已无法完全统计。1945年8月,日军投降前,七三一部队炸毁该细菌实验生产基地后逃回日本。本文针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长石井四郎和七三一部队成立始末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