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国外经验出发,养老保险立法先行、确立时间表,通过合适的基金运作模式,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分担机制,养老保险的垂直管理和基金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历史债务和做实个人账户机制,用"三步走"的方式,先实现省级统筹,然后建立全国统一预算,分省余缺调剂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全国统收统支的模式,这是适合目前中国现状和社会保障未来战略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柴正 《新湘评论》2002,(4):20-20
预算管理体制简称预算体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根本制度。从建国初到1993年,我国大致实行了三种形式的预算管理体制:一是统收统支体制(1950-1952年),其特征是国家的财政管理和财力支配权全部集中在中央。二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3—1978年),其特征是在中央统一政策、统一计划和统一制度的前提下,按国家行政区划来划分预算级次,按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及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确定各级预算的支出范围。三是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0-1993年),明确划  相似文献   
3.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成,但各项制度远未完善,在某些领域计划体制的惯性和影响也尚未完全消除,这使得财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再分配环节,财政性制度安排对要素(资源)配置、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两个环节的影响也非常直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