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蒙林 《实践》2013,(10):62
据《归绥县志》记载,现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建于1931年,始称龙泉公园。当时,这一带有古寺、农田、荒坟、苇泽,虽然不乏天然清旷之趣,终归缺少人工点缀之雅,显得偏僻荒凉。故当时的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归化、绥远两城的官员、市民,公务生活闲暇之余,缺少游娱调和身心之场所,政府应当引起重视。于是,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的李培基遂召集属员议定,建设一公共园林,以应两城官民休暇临观之需。在选园址时,公认该地位于两城适中之点,且临近马路,交通方便。议定之后,省政府斥资购买土地,于年正式动工兴建龙泉公园,并拟  相似文献   
2.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战场战略反攻中的节节胜利,使蒋介石坐卧不安。11月28日,由南京乘飞机抵北平,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在北平成立华北“剿匪”总部,任命傅作义为总司令,统辖冀、察、热、晋、绥5省军队,总兵力共60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5):F0004-F0004
近日,由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和外事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纪念绥远和平起义60周年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会议室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
正问:杨先生,您抄录蒋介石日记有多少?蒋介石日记一定会公诸于世吗?答:我对蒋介石53年的日记只是做了一个摘要,可能有些学者对其中某几年抄录比我多,但像我这样从头到尾53年全抄下来的,我想应该没有。蒋介石日记中有3年遗失了,我一点也不可惜,那是他早期的日记,那时他的地位还不重要。让我很心疼的是1924年的日记,这一年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也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5.
“重到边城访旧踪,云冈石佛华严钟。难忘三十年前事,风雪漫天过大同。少年岁月去悠悠,驻地重来已白头。记得鼓楼楼北路,雪花如掌典羊裘。”1961年,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翦伯赞访内蒙古,曾在大同小住,他不由想起30余年前的一次鲜为人知的晋绥之行,于是欣然吟出上边这首诗,记怀他早年的一段经历。那是他留学美国加州大学后返国投身北伐革命,由湖南乡人唐生智介绍前往武汉国民革命军,面见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邓热烈欢迎这位年轻人的投笔从戎,并派他前往太原、归绥(即个呼和浩特),对山西督军阎锡山和经远都统商震进行策…  相似文献   
6.
王国庆 《前沿》2014,(21):225-227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绥远城将军衙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武官衙署建筑群,是研究绥远乃至整个全国八旗驻防制度的珍贵历史文物资料。本文通过对绥远城将军衙署历史沿革及建筑保存情况的全景式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将军衙署建筑文化作出初步的分析讨论与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7.
夏明星  姚凯 《党史纵横》2014,(12):20-24
绥远省,为民国时期北方一省,南界山西、陕西,北与蒙古为邻,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平绥铁路自北平经张家口、大同、丰镇、集宁(今乌兰察布)、归绥(今呼和浩特)至包头,全长800余公里,为华北通向西北的交通干线。绥远地属蒙古高原,秋冬两季交替短促,冬季严寒且多暴风雪,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抗日战争时期,绥远是晋察冀根据地的屏障,是中共大本营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945年8月开始,国共两党围  相似文献   
8.
王春燕 《前沿》2014,(17):216-217
清初清政府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推行了盟旗制度,有自身的特点,由于资料零星、分散,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但是围绕二旗的设立、演变、影响展开的研究与讨论都将是饶有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脸上被敌人砍了一刀,刻下了“姚一刀”这个绰号;率领一群步兵进入大青山,七年之后,从大青山走出来一支彪悍的骑兵;在绥远地区唱够了“黑脸”.最后还要坐下来与“对手”共事,成为“对手”的下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首任军长姚茹,一生演绎的是一部大戏。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多位高级将领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傅作义。傅作义起义前任"华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统领25万大军.是起义将领中实权最大者,又是起义较早者。但傅作义的起义过程,又是最为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