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淮南  张纪  张少义  武淳  黄武 《党建》2014,(11):30-35
正习近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01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站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站在人类文明的国际视角,站在党和人民的鲜明立场,深刻论述了关系当前文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胡滨 《人事管理》2001,(11):34-34
由于网络的存在,一种被称为网络文学的东西便茁壮成长起来: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在北京颁奖。紧接着“榕树下”网站在上海颁发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而“网络时代的文学艺术空间”研讨会也已经热热闹闹地召开——这些活动都折射出人们对一种新景观的关注与好奇。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作协人士提出,网络作家入作协可以"降低门槛"。一直被称为"写手"的网络作家终于修成正果,笔者不禁为他们高兴。然而,网络作家对此却反应冷漠。据报道,网络作家"江北南"告诉记者:"我对这样的搞法不以为然,什么网络写手加入作协,表面上看是作协降低了门槛,  相似文献   
4.
陈冰  邵乐韵 《人事天地》2007,(10):40-40
“宁财神”是上海人,本名陈万宁,过去喜欢《倩女幽魂》里张国荣扮演的宁采臣,也把自己的网名定为宁采臣;但发现重名太多,遂改为宁财神。他大学专攻金融专业,做过期货生意,破产,后转行设计和写作,成为中国第一代网络写手的领军人物,成为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的编辑。他写出了风靡2006年的古装喜剧《武林外传》。  相似文献   
5.
贾想 《党建文汇》2021,(3):56-56
“段评”是读者在线阅读过程中对网文某个段落的即时评论。越来越多的读者说,相比于网络作家写出来的故事,故事旁边“段子手”天花乱坠的“段评”更有吸引力。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反客为主”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1998年至今,中国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网络作家队伍也迅速壮大。如何把这样一支庞大的社会群体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践行习近平同志"组织起来"的要求,推进网络作家组织化载体建设。本文通过对杭州的中国网络作家村、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的考察调研,拟从组织化载体建设的背景、主体、客体、功能、启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中国网络作家组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从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网络作家组织化载体建设是网络作家自身发展、党和政府现实工作、相关单位及个人积极作为的合力结果,采取的是党委部门主导、多方合力、社会承办的主建方式,通过打造创作服务之家和政治引领之家,实现联系、服务、引领和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网络作家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文化内容的生产者,是互联网信息创作和传播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头部网络作家不仅具备内容生产能力,也具备舆论传播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将网络作家这一群体凝聚在党的周围,发挥他们在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本课题组在开展南京市网络作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对他们开展统战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网络作家群体年轻化、文化积淀深厚、创作实力强大,思想多元化、市场意识浓、创新性强,经济和精神压力大、地位弱势、归属感缺失。在统战视角下网络作家政治认同中存在政治意识薄弱、对党的科学理论理解不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应从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四个方面加强网络作家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方乐迪 《廉政瞭望》2014,(22):13-13
从周小平、花千芳等网络作家出席、到没参会的赵本山接连表态。10月中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热度一直未减。近日,在座谈会上第四个发言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接受专访,首度解读会议细节及对总鹅记讲话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是通过互联网在线写作。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一种极为自由的文学活动。中国网络文学的第一扇大门是由1997年12月“榕树下”原创个人网站的开通打开的。1998年,台湾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使“网络文学”一词红极一时;1999年底,网易举办了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网络作家浮出水面: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网络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