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12月,采取"援蒋内战"政策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华无法遂其所愿,狼狈下台返美。当时中国是美对外战略的重点,是遏制苏联扩张的平衡力量,所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刚卸任的美国陆军参长、五星上将马歇尔为总统特使赴华调处国共争端。1946年7月14日,醉心内战的蒋介石为避开马歇尔无休止的"调解"会晤,偕同宋美龄以避暑为名,离开南京登抵庐山安营扎寨。 马歇尔的调解自然离不开蒋介石,因为蒋独裁一切,国民党一切都由他一人说了算。因此,为了调处使命,马歇尔不得不头顶烈日,艰难地穿梭于南京和庐山之间。 1946年7月中旬,中国…  相似文献   
2.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美国著名的五星级上将,曾任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要职,功勋卓著。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却被蒋介石骂作"昏昧无知"、"顽固执迷"、"褊狭冷酷,诚小人之尤者也"。甚至,为泄愤,蒋介石刻意将马歇尔写为"马下儿"。蒋介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我的祖国,根之所在,血脉相连。”——陈香梅2005年9月6日至11日,国际著名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抗战时期援华的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不顾八旬高龄,专程来到昆明参加云  相似文献   
4.
新型作战力量是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能力为标志的军事力量,是提升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引领军事发展的战略重点。自“9·11”事件至今,经历十年战争的美国陆军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方面形成了有特色的做法,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兵进入军营后,将接受8到12周的集中训练。美军十分重视价值观教育。以美国陆军为例,它的价值观共七条:忠诚、尽责、尊敬、无私奉献、荣誉、正直、个人勇气。在新兵训练中心,这七条价值观被制成标牌广泛张贴。  相似文献   
6.
红色 《今日广西》2014,(10):19-19
美国陆军第二步兵师5117团指挥官、上校约翰·马丁在回忆朝鲜战争时说:在朝鲜的这段时间里,我终于懂了什么是真的无法战胜!  相似文献   
7.
正马歇尔16岁时考入弗吉尼亚军校,其军人生涯自此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马歇尔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秋,他被推选为盟军最高司令,负责指挥欧洲登陆战役。1944年12月,他升任五星上将。抗战胜利后,马歇尔被杜鲁门总统派往中国调处战后的国共关系。最  相似文献   
8.
新书信息     
《小康》2012,(9):93
正《红色警戒线》詹姆斯·琼斯译林出版社定价:38.80元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的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歼灭战。小说详尽地描述了这场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战斗。有人评价,本书是美国文学中对战争最严厉的谴责。是一部震撼心灵的战争史诗,一曲血与火中人性的挽歌。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1946),美国佛罗里达州人.1904年毕业于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任美国驻中国天津部队参谋长、司令官,旋任美国驻华大使馆陆军武官参赞.1941年任美国第三军团司令.1942年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时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蒋介石明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实则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史迪威将军因与蒋介石政见不一,发生矛盾,于1944年被美国政府调回.后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  相似文献   
10.
宣昕 《求实》2011,(Z1)
鲁特本人虽然不是职业军人,但是他对军事问题有深刻和独特的见解。在鲁特军事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关于职业军事教育的改革。他受厄普顿思想的启发,认识到:对军事教育进行改进,会有助于防止出现美西战争刚一爆发时美军仓促参战而产生的混乱现象。[1]美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大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