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书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出生在山东淄川县(今临清县)。他生在清代百废待兴而又日渐鼎盛的康熙年间。听故事和讲故事是他的特长。蒲松龄长大后成了一名教书先生。随着阅历的增加,“搜奇索异”借古喻今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心上。为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诗文、戏曲等作品进行了研究,对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间反映的政治观念,即以是否维护“民”的利益为褒贬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一 《聊斋志异·夜叉国》中有惊人之问:“问何以为‘官’?”(我本想写“惊天之问”,后来想想,“天”居高,司空见惯,或不屑听此一问;人处卑,利害相关,闻之方惊。)书中答辞也妙:“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几千年来,中国为“官”者的自我感觉或老百姓对“官”的观感,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4.
毕晓乐 《春秋》2013,(3):23-26
路大荒.1895年生于山东省淄川县.1972年逝世.在他77年的人生旅程中始终和蒲松龄研究事业联系在一起,他是我国全面、系统整理研究蒲松龄生平和著作的第一人。蒲松龄虽然以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但是他毕生著述远非如此。路大荒在蒲学研究领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蒲松龄文集、诗集、词集、杂著、俚曲、戏等著作形式一并纳入蒲学研究范围.开创了蒲松龄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有过一次短暂的江南之行。在这一次江南游历中他饱览江南美景,也与一些江南娼妓有过交往。这次江南的游历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真切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我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既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聊斋志异》用多主题、多视角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各个侧面 ,其中又以多个典型故事 ,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与黑暗 ,痛斥了各色贪官污吏的残酷和丑恶行径 ,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尹宗国 《今日广西》2010,(24):49-50
神仙与鬼固然要常存敬畏之心,狐狸也不是好惹的,甚至年龄大些的花鸟树木也要以礼相待,不然重则引来杀身之祸,轻则亦是后果不堪设想,这好像是务须世代相传的金科玉律吧。一部《聊斋志异》,潇洒地把狐狸和花木们送到了封神榜上,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鸽异》中讲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山东的邹平有个张公子,癖好养鸽,搜得许多世间难觅的珍稀鸽种,精心培育,爱惜备至,即使是至亲好友前来索求,也不肯轻易送给。  相似文献   
9.
文中从《聊斋志异》的开头和篇名、叙事笔法、材料来源、细节的真实和故事的本事以及“异史氏曰”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聊斋志异》对“史说同质”小说观的继承,并从虚构意识和抒愤目的探讨了其对传统小说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杨仁恺,1915年生于四川省岳池县城关镇,在书法及古代书画鉴定研究方面成果极丰,是我国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国家文物局古代书画鉴定组5位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