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2):41-41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年初向媒体披露了一组数据:我国的化学耗氧量(主要是水污染物)、二氧化硫、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我国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我国每万美元产值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  相似文献   
2.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环发[1999]278号)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的规定》(环发[2000]85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和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公害事件出现,公民环境权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吕忠梅教授将环境权定义为: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空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是人类探索自然奥妙的和平区域。人类发明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探索宇宙奥妙,本是为人类谋求福利。然而在人类进行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却产生了环境问题。空间环境污染包括空中碎片、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国际社会对空间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必须重视空间的法律地位问题,加强空间环境保护,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经修正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员国,有着繁重的履约义务。为履行国际公约义务,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立法。但面对消耗臭氧层物质强制淘汰期的到来,现有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不能满足国际履约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中国正在起草制定更高级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立法,并将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如期甚至提前淘汰应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减灾》2004,(6):54-54
1985年10月,英国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观察站发现上空出现巨大的臭氧“空洞”(臭氧浓度极低区),从而引起了公众对臭氧耗竭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4,(12):58-58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三大环境危机。一、酸雨———空中死神酸雨泛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和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其中含有无机酸和有机酸。一般情况下,以硫酸为主,其次为硝酸。这些成分都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 O x)转化而来的。酸雨,是个不祥的“空中死神”。当今世界,到处都有酸雨横行,欧洲雨水的酸度以每年10%在递增,北美PH只有3—4的酸雨更司空见惯,我国酸雨分布遍及22个省(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8%,主要分布在江南,特别是西南地区。二、臭氧层空洞——保护伞破了…  相似文献   
9.
10.
《党课》2010,(20):38-38
近20年,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共计10万吨生产量和11万吨消费量,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完成了联合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阶段性履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