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祺 《新民周刊》2012,(6):42-43
如果你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毒,你会不会愿意拿着身份证去医院检查?"实名制"防控艾滋,恐怕只会事与愿违。官员肯定"实名制""实名制"就像流感病毒,在这个寒冬里四处扩散。继菜刀、手机、火车票、避孕药、微博实名制后,艾滋病检测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实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2010年5月,犯罪嫌疑人李女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出HIV-1抗体阳性,即艾滋病感染者。2010年7月李女和陈男偶然相识后即发生性关系,并保持情人关系。2010年8月,李女通过网络"同城聊"软件认识张男,当日两人即发生性关系,发生性关系前李女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中寻爱无望,教以万计的单身艾滋感染者,通过网络汇集成一股交友、征婚的人流.这些同病相怜者,相爱,相互温暖,但结婚生子依旧是个无望的奢望.  相似文献   
4.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0,(22):17-19
因为感染艾滋病毒。安徽一位大学生在报考教师过程中被拒之门外,该学生认为这是“就业歧视”,遂将招考单位告上法庭,从而拉开了中国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     
本刊编辑 《创造》2010,(4):106-106
<正>香蕉中化学成分或成抗艾滋病毒利器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说,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显示,香蕉中自然生成的一种植物蛋白抗艾滋病毒的作用等同于目前使用的两种抗艾滋病药物。利用这一发现将来有可能制出更便宜的微生物药剂防止艾滋病毒的感染。英国BBC科学事物记者认为,虽说这一试验成果变为临床使用可能还要好几年,但科学家们相信,即使制出的药剂只有部分的成功也将能拯救许多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皖北地区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观察表与调查方法,用Excel建立相关数据库,对症状、体征和证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结果:皖北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经血感染;临床症状以乏力、气短为最多见;HIV期以气血两亏型为最多见,AIDS期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为前4位复合证型.结论:AIDS中医临床症状特征是"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气血津液俱亏,湿毒瘀虚同在",证型特征是"复杂多变,以虚为本,多脏腑受累",病情呈现渐行性发展、渐进性加重之特点.  相似文献   
7.
叶思 《党建文汇》2011,(12):21-21
11月21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在位于瑞士城市日内瓦的总部发布年报,全球2010年艾滋病毒(HIV)携带者总数大约3400万人,比2009年增加70万。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二十世纪留给人类的绝症.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动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科学家对艾滋病的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躲藏”在免疫系统的一种不活跃的细胞上,  相似文献   
9.
患上血友病已十分不幸,更为不幸的是,为缓解血友病病情使用血制品竞染上艾滋病毒.目前,全国已知的这类不幸人群有百余人,他们中有人自2000年就开始向制作、供应血制品凝血八因子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出赔偿要求.然而双方各执一词,纠葛至今,求偿问题仍未解决.  相似文献   
10.
故意传播艾滋病毒(HIV)的行为在国内和国际法上尚没有与之恰当对应的罪刑规定,但HIV及AIDS(艾滋病)的特点使得故意传播艾滋病毒的行为侵害了人类的共同法益,因此有必要将这种行为纳入国际刑法的规制范畴,运用国际刑法这一武器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保护受害者及人类生存的"体液环境",预防可能的新型恐怖主义袭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