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孟红 《党史文汇》2014,(10):32-36
正邓小平是颇具独特思想和个性的一代伟人。单就握手而言,邓小平就有5个故事。解放战争时期和1975年,他分别开过3次"不握手会议";1989年,中苏高层会晤时,身为外交战略家的他理性而有分寸地表示"只握手,不拥抱";1992年南巡期间,他却又主动提出要和年轻人握一握手,他认为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不要刚打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战争年代打了胜仗,上级开会常常会以握手表示祝贺和褒奖。  相似文献   
2.
正像笔者这样年纪,即七八十岁的人,对斯大林与中国的关系(又集中表现在他与毛泽东的关系),了解得相对多一些。这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在斯大林逝世前,看到的是极为正面的一面,这位世界革命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知更多的是斯大林消极的一面:通过王明严重干预中国党内事务;认为中国党搞的是"人造黄油式(假的)马列主义";在中国解放战争年代,怀疑毛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中外合资"等企业模式,当时有些媒体称之为"首创"。其实,早在1947年,中共大连地方组织为了恢复经济、安定民生、支援前线,与驻连苏军方面协商成立了中苏合营公司,这可视为我党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中苏合营公司的运行,盘活了旅大的工业经济,使数以万计的工人得以就业,解决了保障民生的燃眉之急。诞生于全国唯一特殊解放区——旅大地区的中苏合营公司,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已经步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正轨,为建国后全面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当前进行的经济建设,仍然具有极大的研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198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悄然出现在中苏边境的黑龙江边。这条界江的两边,已然对峙了20多年。在中苏绵延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是唯一两座隔江相望的城市。胡耀邦视察黑河时,黑河的同志告诉他,五六十年代,两座城市的情况差不多,差距是60年代以后拉开的。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政府增加投资,把布拉戈维申斯克当做摆在中国面前的"橱窗"来建设。而我们,一方面是"文革"动乱耽误了,另一方面是担心中苏两国会打仗,总觉得一旦  相似文献   
5.
<正>乘兴而去对苏赞誉有加1921年,一批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这是公开的秘密。此时蒋介石正值而立之年,踌躇满志,也是向往俄国者之一。孙中山早就知道蒋"有志西图",1923年夏季组建孙逸仙博士考察团时便选择了他为团长,孙认为蒋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军事领袖的素质,定将"蔚为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协公报》2011,(4):43-43
<正>1938年5月,中苏双方的相关部门经过协商,初步决定成立一个联合情报机构,该机关设于中国。成立的具体事宜由中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苏方的国家安全局进行洽谈。随后,军委会以外事组主任周明为代表,苏方以瓦西列夫为代表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磋商,签订了《中苏情报合作经费负担议定书》,为成立合作机构打下了基础。此后,经过两个月的积极筹备,中苏情报合作机构"技术研究所"于7月15日正式成立,该机构下设情报搜集、情报研究、电讯侦测、人事总  相似文献   
7.
<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费围良是上海交大附中的68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3月3日,他和几个同学看到我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的报道,他们几个人一合计,决定报名到黑龙江去了。1969年4月底,费国良乘坐卡车到达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团3帅27团工副业4连(渔业连)驻地,做好了与入侵我国水域的舰艇作斗争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中南海西花厅两次重要会议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最紧迫的一个问题就是急需大量的作战飞机来夺取制空权。可是,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几乎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于是,尽快创建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1950年12月下旬,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这两次重要会议决定了中国航空工业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1949年1月30日至2月6日,毛泽东和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就中国战况、联合政府筹备工作、中共党史、中共内外政策、中苏合作等问题,在西柏坡进行了七次会谈。会谈由米高扬向苏方报告,其中部分内容,曾在《党的文献》1995年第6期、1996年第1期和第3期刊发的《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1949年1—2月)》中有所披露。2005年,莫斯科历史思想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历史文献司和俄罗斯联邦档  相似文献   
10.
<正>1950年7月,主持全国经济工作的陈云向中央政府、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发行新币问题。中央同意了陈云的意见。于是陈云即亲自主持搞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印制。对于这个问题,陈云经过反复考虑后,在文件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清苏联代印,中方只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