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10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3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9篇
法律   557篇
中国共产党   1252篇
中国政治   1254篇
政治理论   341篇
综合类   34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吴同 《湘潮》2021,(2):32-33
毛岸英是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时刻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8岁时,毛岸英就随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曾在上海街头流浪。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毛岸英参加了苏军大反攻。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在吴家枣园“劳动大学”进修,向农民吴满有“跟班学习”,了解农村和农民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二次大战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苏联政治斗争的内容和性质,揭示了战后苏联政治斗争的特点及其成因,并且对战后苏联政治斗争中显现出来的改革趋向及其命运作出分析,从而得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有效地推进体制改革,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跟我的家人是分不开的 1960年,继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之后,42岁的林海音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城南旧事》。北京城南的一切,在林海音的记忆中如同昨天, 点点滴滴都是珍贵、绚丽的。她酝酿多时写成的《城南旧事》好评如潮,后来改编成电影,得了国际大奖,成为经典性名篇。  相似文献   
4.
苏联与朝鲜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战争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众多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国际因素中,苏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苏联与朝鲜战争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苏联是朝鲜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朝鲜的分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朝鲜战争;(2)北朝鲜首先发动的军事进攻,事先得到了苏联的认可和支持;(3)中国出兵朝鲜承受了来自苏联施加的一些压力;(4)苏联空军的秘密参战,意味着苏联事实上参加了朝鲜战争;(5)苏联对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苏联虽然没有公开参加朝鲜战争,但在战争的缘起、爆发、进程和结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战争的后果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仅苏联社会政治情绪明显激进化,而且苏共领导集团政治信仰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步步走向了终点。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广大群众的信仰危机为苏联剧变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必要条件,苏共党的领导人及党政精英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剧变的直接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简文华 《台声》2002,(10):42-43
我的父亲简炳田,1921年出生在台湾台北板桥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姐妹12个,父亲排行老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度过了他悲惨的童年。大叔父的突然去世,小姑姑无奈送人做了童养媳,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未成年的父亲肩上。为了生计,父亲被迫退学,做了一名远航轮上的押船工。父亲说,那时候他就像一叶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杂活、累活,十分辛苦,可是为了能给家里补贴一点生活费,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949年,国民党对待人的诚心,对待工作的专心,对待生活的爱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  相似文献   
7.
苏联共产党与苏联知识分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联知识分子问题,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特殊性的重大问题.苏联知识分子对苏共的向背,实际上决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苏联知识分子曾经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起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业绩,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科学、文学和艺术创造中也取得了光辉成就.然而,与此同时,苏联知识分子也曾经在多次的政治运动中遭到压制和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地位始终没有得到苏共领导应有的重视,在严密的行政领导和组织控制下,知识分子的作用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改革方针的错误,政治局势发生动荡,知识分子终于站到了苏共的对立面,抛弃了苏共,抛弃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论述了苏共最终被苏联知识分子抛弃的原因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孙巧丽  李心华 《理论导刊》2005,23(12):70-72
从分析苏联发生剧变的原因中可得出如下教训: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在经济上找到适当的形式,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以达到劳动者直接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消灭剥削。同时要切实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断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应该在政治上找到适当的形式,建设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既反“左”又反右,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指路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但是美国对此避而不谈,还有意冷落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企图寻求新的盟友,苏联也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与苏联开始了秘密接触。投石问路1968年10月11日,在东京的一个俱乐部里,名叫维克托·路易斯的英国《伦敦晚报》记者,见到了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卢为,要求访问台湾。但是路易斯持的是苏联护照,卢为鉴于其身份敏感,不敢做主,报告了台湾“驻日大使”陈之迈。陈之迈指示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8日是标志着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签署15周年纪念日。15年前的12月8日,强大的苏联在事实上走完了自己74年的生命里程,而策划这一重大事件的只是3个苏联地方政权领导人,决策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