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萨特自由理论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坤  赵原 《学理论》2009,(17):50-51
萨特的自由理论有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本体论的自由-个人的绝对自由到实践中的自由——行动介入的自由的转变。历史渊源、社会环境、童年生活是其绝对自由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转折。最终形成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2.
国际     
《南风窗》2014,(7):23
<正>周边∣Around吉总统批准解散现政府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3月19日签署总统令,解散总理萨特巴尔季耶夫领导的现政府。阿坦巴耶夫当日接受了执政联盟领袖库洛夫提交的联盟解体书,随后依据宪法签署政府解散令。吉执政联盟中的祖国党3月18日宣布从执政联盟退出,宣告该联盟解体。祖国党方面称,退出执政联盟是因为对萨特巴尔季耶夫失去信任。有该党议员指责萨特巴尔季耶夫存在腐败问题,损害了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3.
侯继芳 《工会论坛》2011,17(3):151-152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战后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哲学思想在西方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尤其他的自由思想在我国至今仍有市场。认识评价萨特的自由观,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扬个人的积极性,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萨特在其<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依此,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冲突是不可克服的;但其美学论文则讨论了人类文学活动中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在文学活动中,这种特殊主体间性关系,作者和读者相互之间体现为超越性的关系,而不是对象化的原始冲突关系,文学阅读(审美)对于人与人共同生存就具有了超越性和现实性的意义.萨特的主体间性理论虽在哲学中陷入矛盾,但在美学中又可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5.
萨特确实有一种乱伦意识。在自传《词语》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大约10岁时,我读了一本名为《横渡大西洋的客轮》的书,十分着迷。书中有一美国小男孩和他的妹妹,两人天真烂漫,彼此无猜。我总是把自己想象为这男孩,由此爱上小女孩贝蒂。很久以来我一直梦想着写一篇小说,写两个因迷路而平静地过着乱伦生活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马骏 《学理论》2009,(11):23-24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十分关注本体论。为了分析萨特哲学的基础及出发点,必须了解他的哲学本体论。本文从“出发点”和“存在观”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萨特与波伏娃之间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法国20世纪大作家波伏娃诞辰100周年,写此短文以资纪念。本文重点论述了萨特与波伏娃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提供了许多不为国内读者所知晓的细节,表述本文作者对其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秀娟 《探索》2007,(3):174-177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人之一萨特,曾经影响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这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而是像那陈年佳酿,愈益散发出耐人寻味的芳香。再读萨特,其与马克思思想火花的碰撞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萨特存在主义人学并不是真正的人生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人学才能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认识人生、指导人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王卓斐 《理论学刊》2004,(9):117-119
萨特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均以人的自由为旨归。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萨特的哲学“自由”观先后历经本体论和实践论两个阶段,其美学思想也相应地由以“想象”为核心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向以“介入”为核心的艺术社会功能理论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