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信 《求贤》2006,(9):26-26
在失业率高达两位数的德国,医生特别珍视这个“饭碗”。 如果一个德国家庭以夫妻俩带两个孩子计算.仅凭医生的工资收入已足以维持很好的生活。拿世界著名的德国心脏中心院长罗兰德.海策尔和副院长翁渝国来讲,医院根据行政职务和年龄等发给他们工资。此外,他们每完成一例手术,还有100欧元(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的任务奖。一般而言,他们平均一个工作日做一到两例手术。  相似文献   
2.
周长富,丹江口市原教委主任、党委书记。经查,1994年秋季,时任丹江口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周长富向张二江提出到市直部门去工作。1995年周被市委任命为市卫生局党委书记,提名任市卫生局局长。1998年初,周长富又向张二江提出调任市教委工作。后周长富被市委任命为市教委党委书记,提名任市教委主任。周长富先后送给张二江现金共计5800元,2001年8月,周长富因涉嫌受贿被司法机关逮捕;2001年lO月,被撤销行政职务;2002年1月,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3.
4.
《廉政瞭望》2014,(23):16-16
基层干部工资低是不争的事实。日前,“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被写入了中办文件。一时间,基层干部工资究竟该怎么涨,成了舆论关注的话题。 工资与行政职务脱钩@汪玉凯:中国基层公务员工资上涨绝不是“齐步走”。考虑到实际情况,应该将基层公务员的“行政职务”与“工资级别”剥离成两条线。通过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使得基层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即使不是很高,但也应该给予合理的薪酬水平。  相似文献   
5.
, 《党史纵览》2013,(6):54-55
在讲究秩序的中国政坛,领导人的排名并不是一件小事,无论是在职或退休的领导人,在出席活动时的排名先后,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政治信息。行政职务不是唯一依据依惯例,对在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排名顺序,一般先是党的领  相似文献   
6.
问:编辑同志,我所在的事业单位于2011年被批准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参公"前我拿的是中级职称工资,"参公"后,在套改工资上,没有按照与职称对应的行政职务相应套改,而是一刀切:凡是没有行政级别的一律按办事员或科员来套改。请问:"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对应行政职务?读者:邹先生  相似文献   
7.
人事任免     
《贵州政报》2014,(4):55+27
正2014年3月7日省人民政府决定:黔府任[2014]6号张学军任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徐圻任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省版权局)局长;陈坚任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应政任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晏婉萍任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保留正厅长级);黄定承任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省版权局)副局长(保留正厅长级);  相似文献   
8.
【问题一】降低了要求,参加组织生活不自觉。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感到自己行政职务高了,入党时间长了,主观上缺乏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组织生活是慢工细活,有一种等手头工作干完再参加的思想,有的甚至有意避开。  相似文献   
9.
问:在填写《入党志愿书》时,有入党介绍人“现任职务”一项,有的人填党内职务,有的人填写行政职务,还有的人填写技术职称。请问怎样填写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表现为: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和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竞合关系。《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后,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责任法》。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表现为两种形式:不动产登记错误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行政不作为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两种情形下的法律适用及责任分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