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末年,袁绍凭借其家族"四世三公"的威望,身边聚集了一批由门生故吏、河北名士等组成的谋士集团。在这个集团里面,派系林立;同时,各派系之间对许多问题又充满着种种矛盾,以致引起了集团内部的明争暗斗。斗争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袁绍没有及早地、准确地选定他的接班人,这便给了那帮谋士们一个无名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竭尽全力去"辅佐"他们的主子,以期当上袁绍的接班人,从而成就他们自己的"功臣"之名。  相似文献   
2.
曹澍 《法制博览》2011,(12):70-71
冯玉祥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民国时期一位相面高手见了冯玉祥后,对冯玉祥有极其深刻地观察和认识。他用三国人物作比喻,说冯玉祥:“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相似文献   
3.
那是2001年"七一"前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我被抽调去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撰写先进事迹报告稿,我认识了一批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打动着人们,也感动着我。有3个人的名字:詹文龙、卢定华、袁绍根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4.
云中君 《各界》2013,(5):38-41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著名的官渡之战落下帷幕,曹操大获全胜,俘虏袁绍部队八万人。曹操以胜利者的姿态,下令把这八万俘虏全部坑杀。只有一个俘虏受到曹操厚待,但此人拒不归降,反而向曹操大呼:“我不是投降,只是被你的部下俘虏。”这个人,就是袁绍的主要谋士泪授。  相似文献   
5.
"说曹操,曹操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少有哪位古人会像曹操这样,被我们随时提到.但是,现代人对曹操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  相似文献   
6.
傅斯鸿 《各界》2014,(11):2-2
《三国演义》说:“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可武圣人关羽却不知道地理。关羽在许昌北门的灞桥上拒金挑袍,离开曹操之后,前往河北袁绍处寻兄。此时,曹袁两军正在黄河两岸隔河对峙,袁绍率领大军进驻黄河北岸的黎阳。黎阳在许昌的东北方向,关羽去袁绍处寻找刘备,从许昌北门出来,应该往东北走才对,然而关羽并没有这样走。  相似文献   
7.
一日众友聚会,说到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续集),不知不觉中便扯起了"用人"这个话题。用人,即指用有胆有识有德有才之人,而绝非酒囊饭袋、昏聩贪婪之辈。  相似文献   
8.
约等于曹操     
大卫 《法制博览》2010,(8):30-30
有一脑筋急转弯:古代中国跑得最快的人是谁?答曰:曹操。因为“说曹操曹操就到”。其实,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曹操的确是跑得最快的人。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比袁绍快;杀杨修、诛孔融,他的目光比刀还快;当然,赤壁之战惨败,他跑得也比兔子还快。窃以为,这个跑得最快的人,其实也是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倘参加奥运会,当无人能出其右。  相似文献   
9.
袁绍的猜疑     
应献 《廉政瞭望》2009,(2):63-63
近读史书,偶有所思,发现人的性格决定成败。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最有可能得天下者,当数袁绍。他出身四世三公的高干家庭,长得“姿貌威容”;能放下架子,结交有识之士,身边不乏谋士将才;主持会盟,兴兵讨伐董卓,是各路大军推举的“一把手”。凭他的资历,足以成就霸业。然,他却最终败在他所不屑的曹操的手中。  相似文献   
10.
且看两则故事:第一则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李世民。魏征就此进言:"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激切,否则不能打动人心。言辞激切即近似毁谤,陛下应该三思后行。"李世民采纳其意见,下令赏赐皇甫德参帛二十段。第二则是关于袁绍与田丰的故事。袁绍准备与曹操开战进攻官渡,其手下谋士田丰衡量优劣后提出反对意见,袁绍非但不听,还在出战前将田丰关进了大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