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样是人生悲剧,解释者不同,所给的答案就不同。佛教作为东方智慧,这种智慧的基点是建立在对自身悟性的信心之上,这必然会转向对自我和神秘的主体功能的崇拜,因而,佛法讲求智慧,讲求开脱。西方的基督教,是对造物主的崇拜,把一切都交托在神的手中,通过忏悔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2.
抱怨的人往往都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在把自己从一些事情当中解脱出来、优秀的人都不抱怨。心灵励志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职业和尚     
云溪子 《小康》2012,(8):110-111
职业和尚有两类。一类根本没有出家、不是僧人。另一类的确是出家的僧人,但他们已经不是献身佛教,青灯黄卷,求得人生解脱;而是借一身僧衣,挣钱敛财,或企致富,或企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大概与学习的专业有关,吾虽并不信仰佛教,但对佛学颇有兴趣。闲暇时,翻翻有关的书籍。旅游时,逛逛名寺古刹,与僧人聊聊。佛学博大精深,吾还没摸着门儿。但是,常识倒也了解一些。一个时期以来,所见所闻的一些事情,与吾了解的佛教常识根本对不上号,使人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4.
翻开报纸是会议报道,打开电视机是会议新闻,扭开收音机还是会议消息、有人说,现在是文件成“山”,会议成“海”,整天忙于爬“文山”,游“会海”。的确.眼下“文山会海”已成为一大“灾”各级干部都陷入“文山会海”之中:由于“文山”叠嶂,难看顶峰,“会海”无边,不能上岸,许多同志疲于奔命,叫苦不迭。桌机关一名领导干部说,在年终岁首,他一连开了三个星期的会,共计开了14个会,会前会后形成的文件、材料达20余份。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与弗洛依德都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二人都将生命的本能欲望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但以此为基础,其美学理论却显现出迥异的个性色彩。要言之,叔氏美学以人的生存意志为遗憾,视审美为超越欲望、解脱苦难的避世之途;弗氏美学则以本能需求为人的自然之性,视审美为本能升华、“本我”获得快乐之道。二者的差异乃是两种人本主义态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不可太执著     
云溪子 《小康》2011,(8):126-127
执著一词,本义指坚持不放弃,故本身并无褒贬色彩;褒贬色彩,来源于坚持追求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韩凤鸣 《理论月刊》2005,(12):72-74
从古老的瑜伽禅定到佛教对智慧的追求,佛教的解脱论就以鲜明的“心性解脱”的面貌为特点。原始佛教证得“缘起”和“无我”智慧,在修行实践上戒、定、慧同重,重于解脱实际而不大关注抽象思考;部派佛教有更多的关于人生和宇宙问题的抽象思考,上座部十分重视禅定,解脱论有从“人无我”发展到“法无我”的事实;大乘法直观一切法本空、清净而入于涅?,大乘的入世普度精神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6)
婆罗门教和早期佛教是古代印度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宗教。早期佛教产生于婆罗门教兴起之后,早期佛教中的一些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婆罗门教的影响,两教教义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重点分析婆罗门教和早期佛教在创世理论和轮回解脱思想上的异同,对加深佛教思想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帮习性"是以"血缘"、"亲缘"、"地缘"等为基础的、左右国家正式组织中潜规则运行的群体行为习惯,主要体现为"非理性支持"。面对"行帮习性",我们的法制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摆脱"行帮习性"必须厉行法治,推行宪政,真正落实公民的宪法权利。这将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印度教思想在价值指向上的"彼岸性"是清晰的,正是这种"彼岸性"成为其"精神性"的基本外观.与此同时,"此岸"的现实生存,作为无尽的生命循环之链的一个可以把握的现实环节,也具有导向精神价值之终极实现的重要意义.种姓制度既是社会的基本分层结构,也是一种关于价值的观念系统,它还是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不同种姓导向其未来生命"更为良好状态"的可能性取决于当前生命过程中对其各自职责的履行所达到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