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心理咨询师与来访学生之间成功的人际沟通对心理咨询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人际沟通中的非言语信息既是心理咨询师了解来访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心理咨询师表达助人意识和关注对方的重要要素。本文从心理咨询师对来访学生的非言语信息的理解和心理咨询师运用非言语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于言语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梳理我国言语识别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言语识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着重加以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言语感知或言语听辨研究的重点是探索言语听辨的过程,在这一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心理语言学家对语言听辨的机制作出了种种理论假设。本文综合了各种理论假设,并简要介绍了其中五个言语感知模型。并对这五个言语感知模式做出简要分类,并对其优点与缺点做了简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一些非言语交际手段的差异,深入分析了存在于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的地位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此的影响。在当今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间的理解,减少因此而产生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交际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非言语交际行为,能够增加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非言语交际行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指出了非言语交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不容忽视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画像是通过分析案情、物证、有关文字内容及其言语特点,刻画作案人的特征。分析画像有许多种途径,具体说,重要的途径有七种,概括地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抓特殊性,并加以综合。要能正确地分析画像,就应努力成为“杂家”和“通才”,善于分析和综合,并在工作中强调“深细透准”。  相似文献   
7.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京 《思想战线》2003,29(1):55-60
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以及语言实践、言语行为、指引性和参与性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视野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把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文化实践 ,即一种行为形式的语言观 ,使得这门边缘学科能够创造性地继续影响它所吸收养分的人文社会学科 ,同时对我们理解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其独特的贡献。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研究 ,是把语言作为文化源和言语作为文化实践的研究 ,是语言学的一种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初 ,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 ,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 ,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遍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 ,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 ,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是使交流双方使用得体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约合理正确的表达和理解,成功地进行交流。本文首先提出了言语表达是否得体直接影响交流的成败与否,分析了文化差异是影响言语得体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言语表达得体应注重文化差异,从宏观和微观上加强文化熏陶,建立文化认知图式,注重交流语境,掌握交际策略,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