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2.
赵立年 《黄埔》2014,(1):43-43
正2013年10月23日至30日,在素有"江城"、"梅都"之誉的武汉,第4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隆重举行,进一步研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观点、新思维与新做法。作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武汉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历史情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系出同源黄埔师生来说,武汉更是"魂牵梦萦"的革命摇篮与圣地,历史的恩怨情仇经岁月的洗刷、时代的变迁,已然淡去,如何昂首前景、亲爱精诚、把握机遇、再缔  相似文献   
3.
史江民 《黄埔》2014,(6):103-105
正受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筹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夏实业集团副董事长胡葆琳邀请,9月5日,我与多位黄埔后代一道飞赴香港参加论坛。虽然对论坛并不陌生,但也谈不上熟悉。胡葆琳委员此前曾协助我们采访了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将军、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委员和郑洞国将军之孙郑建邦先生,三位黄埔后代的亲和力让我和同事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秋天接到黄埔十六期同学台湾许历农将军来函,让我颇有感触,现照录信函全文,以飨读者:广才学长吾兄台鉴:吉便来台接诵八月六日瑶章及大著《血鉴》敬悉一是世事如棋局局在变独黄埔精神屹立不摇者以其能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开万事之太平也,由于此种精神深植我黄埔子弟心田故能大气磅礴虽千万人忘往矣吾。兄熟谙历史知成败之机著述扬声非常敬佩秋风送爽天气转凉加意珍重耑此并祝文琪。弟许历农九月二十六日读后,我对赞誉不敢领受,但对黄埔精神增加了认识。黄埔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回忆当年黄埔同学考进军校后,在入伍期间除军事制式教育外,还要接受政治教育。学校把《三民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