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办函[2014]92号教育部:你部《关于调整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名称、职能及成员单位的请示》(教语信(2014)5号)收悉。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国务院同意调整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一)将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名称调整为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二)调整联席会议主要职能,增加以下内容:统筹协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制定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遴选与译写规则和标准,组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遴选与译写工作,发布译写成果及规范应用,组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活动。(三)增加中国外文局、文化部、社科院为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2.
范传刚  宫珂 《学理论》2010,(8):40-41
双语路牌中街道名称的译写译写方法不一、标准各异而备受关注。有的认为对于中文街道名称的译写应采用专名音译而通名意译的方法。即,专名使用汉语拼音,通名使用英文字母。有的认为路牌中的那些字母只是汉语拼音,对于认识汉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多此一举,而对于那些不懂拼音的国外人士来说毫无作用。有的认为这种做法符合国际标准,符合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纷繁芜杂,各执己见。本文试从不同译写角度来探讨如何看待路牌中街道名称译写杂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