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者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杨伯峻《论语译注》将此解释为:“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将艺归结于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这也是儒家一贯的观点,朱熹就将艺解释为“礼乐之父,射、御、书、数之法”。如果深究“艺”的含义,它在英语里的意思是指耕种出来的东西或人造自然物,引申为心灵耕种的产品。中国古代的“艺”也是此意,所谓“艺,种也,种之然后得麻”。(《毛传》)它是人的文艺创造能力,这种创造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2,(8):51-51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是谓要妙。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知其白,守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3,(7):49-49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景公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日:“臣素卑贱,君擢之间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3,(8):49-49
武帝时,公主贵人多逾礼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朕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日:“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上古之事,经数千载,尚难言也。臣不敢陈,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衣绲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绩厕。宫人簪璋瑁、垂珠玑、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撞万石之锺,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  相似文献   
5.
【原文】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孝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3,(5):51-51
优孟者,楚优人也。庄王之时有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以大夫礼葬之。下令有谏者死。优孟入门大哭日:“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发卒穿圹,老弱负土。庙食太牢,奉以万户。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  相似文献   
7.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意为“念”、“诵”,亦代指宗教仪式活动;“摩”意为“长者”、“老师”,毕摩即“念诗诵经的长者”,是彝族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仪式活动家。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彝学专家马学良教授曾经指出,毕摩“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也就是说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彝族民间知识分子。彝族独特的文化之所以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靠毕摩运用彝文(基本字1000个左右)撰写并世代传抄,或者以口诵记忆方式传承下来的。彝族文化遗产大量地保存在毕摩的彝文典籍中,所以彝文文献以及口碑文献习惯上被统称为毕摩经,也称毕摩文化。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2,(11):46-47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乃杀蚩尤而代神农氏,是为黄帝。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  相似文献   
10.
素面读孔子     
佚名 《民主与法制》2011,(33):71-71
今天读论语,《四书集注》让我们感受到朱子的中规中矩,博学勤思;《论语译注》让我们敬佩杨伯峻先生严谨雄厚的朴学:《论语今读》有李泽厚先生对时代的思考:《论语别裁》则分明是南怀瑾先生气贯长虹的风姿和气魄,有学者以学院异化的眼光吹毛求疵,可谓自取其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