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在今 《人民公安》2007,(10):52-55
为了调走两个联络参谋,交际处特意邀请两人去郊外的杜甫川游玩。联络参谋一出门,我方边保侦察人员立即进屋,杨黄霖利索地打开铜锁,从箱子里找出密码本。  相似文献   
2.
避讳轶事     
《廉政瞭望》2013,(10):71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都讲究避讳。最常见的是避讳皇帝的名号,也有执行严格到连家中尊长也要避讳的,闹出了不少笑话。过度拘泥的文人杜甫一生写诗近三千首,但居然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这是为什么?《今古诗话》里说:"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诗绝无海棠诗"。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名"石",一生不用石器,脚不能碰石头过石桥,别人背他过去,绝不用脚去踩石头。宋代的刘温叟,父名岳,于是他不听音乐,不去高山。韦翼  相似文献   
3.
刘霄 《廉政瞭望》2014,(23):58-59
“你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么黑的地方吧,感觉怎么样?”11月19日,广阔的黑暗里。小东的声音格外清晰.指引着3名体验者。缓慢地走过“杜甫草堂”、“宽窄巷子”、“菜市场”、“超市”等设置场景。黑暗里,你会如此信任一个盲人,并需要他。而且,不管是官员老板,还是普通职员。在黑暗中都回到了同一种状态。导赏员小东说:“黑暗让人们重回了平等。”  相似文献   
4.
贺严 《前沿》2012,(16):149-150
杜甫一生写了三首《望岳》诗,这三首诗虽然是同一题目,但写于不同时期,描写的是三个不同的山岳:第一首《望岳》作于青年时期,描写的对象是东岳泰山;第二首是中年时期的作品,写西岳华山;第三首则作于晚年,望的是南岳衡山.这三首诗前后跨越了30年,诗人的人生和社会时世都发生了沧桑巨变,因此三首同题诗中也渗透着作者不同阶段的人生情怀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唐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迁秘书监,故人称“贺监”.少以诗文名扬京城,为“吴中四士”之一.为人放旷,善谈笑,性嗜酒,清鉴风流宛若神仙.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出场的就是贺知章.  相似文献   
6.
例如,杜甫的“故园今若何?”、“孤舟一系故园心”,丰应物的“何处愁人忆故园”,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等例,诚然指的是家乡;但李后主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但包含了“故国”的成份,也包含了家乡的成份。而且,古人称“故园”一般都是离别很久才如此称呼的。鲁迅从南京回到绍兴,所作《别诸弟》前后六首的基调与《自题小像》来比较,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2,(14):56-57
“怀才不遇”已经不是李白、杜甫等胸怀大志的名人的专利了。人在职场,空有一身技能却无法发挥价值,空有一腔宏图大志却因职务低微无法实现,足以让职场人焦虑不平。某网站曾做过的一次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575位职场人士中,有41%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34%的人偶尔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只有25%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相似文献   
8.
元芹 《各界》2013,(8):55-56
公元765年春,时任剑南节度使的严武暴毙于成都,年仅39岁。这位封疆大吏的死触发了诗史和历史上数件极为奇葩的逸事。葬礼中,严府门客、大诗人杜甫动情地写下两句诗:“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将严武与“道德标兵”颜回、“忧郁王子”贾谊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9.
再游武侯祠     
任蒙 《福建乡土》2013,(3):51-54
成都有杜甫草堂,还有武侯祠,这是几十年前我印象里的大府之都。上世纪末年的某个开春时节,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成都。果然,当地主人安排我们游览的景区,只有这两个地方,尽管我们从未提出过这种要求,可这已经成了远来客人的必到景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过客,这种知名度很高的名胜就等于你要看的城市。依然是个春季,我再次走进成都,也再次被安排来看武侯祠。  相似文献   
10.
杜甫与秦州     
文章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对杜诗与秦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