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8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中有关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是解决违法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关键。《规定》虽然对损失计算进行了规定 ,但是并没有明确采用该种方法的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下 ,虚假陈述行为人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理论依据 ,同时结合原理进一步剖析了现行《规定》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也称不实陈述,泛指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不正确或不正当披露信息和事实的行为。虚假陈述既损害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健康发展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明确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性质和归责原则,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第二人称主语是陈述句的有标记主语.各类动词谓语与该主语共现时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或整个类别受到高度限制,如自主动词等;或类别倾向于受限制,如状态动词等;或类别内部不同个体受限制情况不同,如变化动词等;或同一动词在不同语境中受限制情况不同,如某些关系动词.限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违反陈述语气的语用要求或者组合构成其它语气.  相似文献   
4.
论拟制的自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辩论主义的重要体现,拟制的自认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均有明确规定。关于当事人的“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否作为拟制的自认,德国规定了较严格的许可要件,日本不将其看作自认,我国台湾地区则赋予法院裁量权。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拟制的自认虽已有规定,但在下列方面仍亟待完善:对不争执与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当予以区别;拟制的自认之最终认定时间应为言词辩论终结之前;开庭审理时不争执的事实并不当然视为自认;开庭审理期日当事人缺席时亦可适用拟制的自认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的民事责任制度.本文对中介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构成要件、归责原则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法庭之友"是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出现的新问题。WTO本身并无关于这一问题的规定,而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则趋向于接受"法庭之友"陈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WTO新成员,应该认真研究所有与之相关的问题,积极参与,最大可能地维护我国利益。  相似文献   
7.
杨杰辉  董清林 《特区法坛》2002,(70):37-38,49
所谓悬赏作证,简言之就是利用某种报酬奖赏,要求别人作有利于自己的证词。尽管悬赏形式各异但目的无非有二:其一,悬赏别人作虚假的有利于己的证词,也即对方并不知实情,但在报酬的诱惑下作了对方捏造的,有利于对方的证词。其二,悬赏别人如实陈述其所知,也即对方知有利于己的实情,但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披露,而想通过悬赏让他陈述出来。就第一种情况,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对其合法性与否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法律移植过程中需要避免片面化和理想化的因素,沉默权实质上是证据规则的告知问题。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不宜确立明示的沉默权制度,应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沉默”制度。  相似文献   
9.
赵玉 《求索》2005,(12)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从提出到现在十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命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具误导性的命题。一方面,它把“现当代文论的失语”偷换成了“古代文论在现当代的失语”;另一方面,则把“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偷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从而才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和混乱,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误导性后果,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误导我们错把中国古代文论看成新的当代文论的本根;二是使学者们几乎都把研究的重心定位在古代文论及其现代转换上,反而忽视了“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8号《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4年7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52次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1月23日起施行。主席肖钢2014年10月23日一、第六条第二款第(四)项修改为:“收购人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情形;”二、第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财务顾问不得教唆、协助或者伙同委托人编制或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报告、公告文件,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