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梁思成和贝聿铭特别爱登上景山顶,看那起伏而错落有致的北京城的轮廓线。那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最漂亮的轮廓线。  相似文献   
2.
德国大哲人黑格尔曾赞叹道:中国的园林是绘画.那是充满诗意的天然图画。位于广州南郊的丽江花园承自然之规则.正如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言:把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趣与现代建筑相结合,集天地之灵秀于一园,做到了“物谐其性,人乐其天”。 漫步丽江花园.人如在画中行。但这不是虚无的梦,而是可触可感、可游可思的现实。 中国人正在迈向21世纪的小康生活。他们对于住宅小区总体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其发展趋向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高度重视。绘制丽江花园这一幅图画的番禺粤海房地产有限公司正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  相似文献   
3.
赵玫 《党课》2014,(22):115-119
如果说我曾经景仰贝聿铭的建筑艺术,那么到了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下,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天才。当我们置身于那伟大的当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中,另一份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便是创造了那一份伟大的贝聿铭是我们炎黄的子孙。于是走在法国皇帝的宫殿中,便也有了一种自信的步履,仿佛卢浮宫不单单是法国的辉煌遗产,也是我们中国的不朽财富。  相似文献   
4.
赵玫 《天津人大》2013,(5):42-44
很早醒来,很美的窗外。看不到太阳,却看到缓缓升起的晨光。那是种令人神往的金色光芒,浸润着波士顿安宁的早晨。慢慢地,远远近近的建筑发出光来,浅浅淡淡地闪出太阳一般的明媚。而此时寂静的波士顿城,依旧沉睡在迷蒙的晨色中。  相似文献   
5.
黄永玉 《新湘评论》2014,(18):46-47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  相似文献   
6.
陈芳  郭成宪 《北京观察》2012,(12):70-74
置身香山饭店,我们能充分感悟到尊重历史是贝先生创作的原动力,并体现在他的环境处理和他对建筑的整体处理意念中。香山饭店的设计无疑是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传统风格而又具有新意的,是贝先生拿出的时代感和民族性俱佳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肖善子 《新民周刊》2012,(13):58-60
风水暗战的故事在各地发生着,甚至跨越了国界和宗教,跟着华人的足迹在全世界生根。说起建筑的风水战,人们马上会想到1980年代香港中银大厦的故事。贝聿铭在中银大厦设计中使用他一贯的三角形元素,大厦的四个锐角像是四把刀,其中一把指向竞争对手——英资的汇丰银行,一把则刺向当时的港英总督府(礼宾府);作为回应,汇丰银行在其大厦...  相似文献   
8.
廖群 《民主》2011,(8):36-38,1
苏州博物馆分为新馆和老馆,这是2006年的事了。那年秋天,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新博物馆开馆,轰动一时。 这座让人们充满期待的新博物馆.从启动之前的选址、建造,到迎来八方游客,一直引发不同的声音,争论、肯定、赞赏、批评,如一出大戏,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在多元的文化视点下,在古典园林建筑深入骨髓的姑苏,一座“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之“新”.必定要对人们的视  相似文献   
9.
赵玫 《天津人大》2012,(4):42-43
如果说我曾经景仰贝聿铭的建筑艺术,那么到了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下,才真正意识到了什么是天才。当我们置身于那伟大的当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中,另一份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自豪的,便是,创造了那一份伟大的贝聿铭是我们炎黄的子孙。于是走在法国皇帝的宫殿中,便也有了一种自信的步履,仿佛卢浮宫不单单是法国的辉煌遗产,也是我们中国的不朽财富。  相似文献   
10.
贝聿铭 《廉政瞭望》2004,(10):48-49
贝聿铭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曾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建筑奖。他和他的建筑一样令人心动且难以捉摸。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中,他使建筑充满了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