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269篇
中国政治   393篇
政治理论   170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淑芳 《求知》2003,(9):40-41
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宏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将专家学者们的部分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脏传导系统(CCS)疾病可引起猝死已得到公认,但其各种病变的具体意义尚需更多的资料积累。本文观察了10例经过常规检查,未发现明确死因者的CCS,现将其CCS的病理学改变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2000年~2004年间沈阳市公安局受理的10例尸检,均经过系统的尸体解剖、病理组织学和毒物分析学检查,排除了暴力、中毒和常见疾病致死。按宋一璇、姚青松[1]介绍的方法检查CCS,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间断取片。每例取25~35片,HE染色,少数经Masson三色染色,光镜检查。表1一般资料及心脏常规检查结果编号性别年龄职业心重(g)冠脉狭窄心脏病变死…  相似文献   
3.
葛学辉 《工会论坛》2005,11(5):70-71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差异导致各自的政策主张大相径庭。我国现阶段应实行凯恩斯学派所主张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以充分就业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增加货币的供给和降低银行存贷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未健全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下,财政政策仍将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尚存在结构性不均衡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善的前提下,我国将可能面临较长时期的转型期,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扔将任重道远,这又客观要求提升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杨军 《南风窗》2007,(17):34-36
在学者和官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物价的上涨却不停地冲击人们的内心,面对共同的上涨,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执行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促进甘肃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线,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5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初步预计2005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380亿元,增长15%…  相似文献   
7.
陈柳钦  王金柱 《求实》2002,(7):29-31
本文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主要是机构活力不足、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微观经济主体引致需求不足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针对这些 ,笔者认为可从再造微观基础、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协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 ,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宏观、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8.
魏加宁 《南风窗》2007,(20):63-64
宏观调控15年1991年的时候,我刚刚从日本回国,回国撰写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中,对当时的经济形势作出了一个判断,就是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一轮大起之前夕"。后来证明这个判断是比较正确的。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当时我们经过紧张的调  相似文献   
9.
岳喜伟 《发展论坛》2003,(10):44-45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演进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以产品计划为核心,货币只是核算的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是信贷收支、货币收支和资金结算的中心,基本没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这一时期,我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只有国民经济计划。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中国经济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但是直至1997年底,这一时期从总体上看,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利率受到严格的管制。因此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还主要是依靠信用渠道,但是这一时期的后半段即从1992年开始,中国金融市场获得快速发展,货币政策传导已经呈现…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05,(1):62-63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1月10日报道说,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就这次宏观调控以来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看,搞好这次宏观调控的意义都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