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求知》2010,(7):29-30
<正>现在,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四位,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已不可动摇,但无品牌的中国产品,展示给世界的只能是硬件的坚实,却不是软件繁荣,当西方国家抱怨贸易赤字的时候,我们应自省的则是"品牌赤字"。一个成功的品牌应该  相似文献   
2.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在"美国优先"外交政策主导下,美国将"减少双边贸易赤字"作为其贸易协定政策的直接目标,在此目标导向下实施了退出TPP、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韩FTA,启动美日、美欧、美英贸易协定谈判等一系列政策活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协定政策及其实施增加了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扰乱了汽车及零部件等制造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加剧了国际投资环境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过去70多年来形成的全球贸易规则框架构成严峻威胁.拜登上任后,未对特朗普政府的全球贸易政策倾向有明显扭转,并有延续的意图.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政府时期生效的贸易协定进行了全面审查,认可美墨加协定作为美国新政府未来贸易协定谈判模板的地位,且从其加强与友邦和盟国合作的贸易政策导向来看,拜登政府会继续推进特朗普政府时期已经生效的美墨加协定、美韩FTA 2.0、美日贸易协定和美日数字贸易协定的合作深度,大力推进美欧、美英贸易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3.
日本化解贸易摩擦的对外经贸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竞争力的恢复,日本对美出口开始快速增加,1965年,日本首次出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其后整个对外贸易也出现顺差,并且连年累积,其数额越来越大。与日本相对应的美国贸易收支却在1971年出现逆差,这是此前8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从此连年持续赤字。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对日贸易逆差,美国对日本的逆差1965年为4.4亿美元,到1969年增加到15.6亿美元,1972年迅速增加到49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贸易逆差迅速增加,1987年已高达598亿美元;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美日逆差基本上是在500亿美元上下波动,到1998年达到创记录的63…  相似文献   
4.
环球·要闻     
《创造》2012,(2):6-6
发达经济体显示复苏迹象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月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其去年12月份的综合领先指标(CLIs)从前一月份的100.2升至100.4,为2011年2月以来首次上升。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OECD所属34个成员国的经济活动状况。该组织表示,综合领先指标显示全球发达经济体在经历了接连数月  相似文献   
5.
时事测试     
对于中美贸易来说,2003年可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反倾销”、“贸易壁垒”、“制裁”和“回应”,一度成为中美贸易间频频使用的词汇。 2003年夏秋之际,一种对中国不公正的看法在国际金融界流传,这种观点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一时间,人民币升值的言论和猜测在国际社会中沸沸扬扬。就在此时,  相似文献   
6.
7.
《党政论坛》2009,(12):22-22
在昨日举行的一场经济学家对话中,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声称,中国巨大贸易顺差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整个世界不可能继续接受中国现在如此大的贸易赤字。对此,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作出强硬回应,他认为中国不应因贸易顺差多而受到指责。  相似文献   
8.
刘洪 《新民周刊》2012,(7):22-22
贸易赤字在明处",互信赤字"在暗处。对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美国白宫精心安排,拜登副总统更从东海岸陪至西海岸。短短五天行程中,习近平赴白宫、去国会、访五角大楼,会新朋、见老友、演讲一场赶一场,"习式魅力"充分显现。但微笑和握手背后,难以掩盖的则是中美关系一大症结——"互信赤字"太多,尽管两国领导人也正努力加以化...  相似文献   
9.
博雅 《传承》2009,(1):41-41
国家的账簿远比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流水账复杂。当你听说哪个国家出现巨额的贸易赤字,先别急着替它担忧,也许这还是它的幸事呢。比如,一个法国商人花5万法郎采购了一批上等葡萄酒,打算用船运到美国新奥尔良销售。当他  相似文献   
10.
历史视野中的美国经济"双赤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着高额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双高赤字起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可以说是"里根经济学"为取得成功所付出的代价.90年代的克林顿政府所采取的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获得了成功,而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则继续导致了美国贸易赤字的增长.小布什政府上台次年重新出现财政赤字,其后双赤字不断攀升,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布什政府推行的减税计划造成政府税收下降和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开支的大幅度增加是联邦财政重现赤字的主要原因;美国贸易赤字居高难下并不断增加,从根本上说则是美国经济中消费和支出远远大于其产出的结果.双赤字对美国经济有利有弊,但归根到底弊大于利,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美国的双高赤字形势虽然可能会有所改观,但作为一种总体的状况恐会长期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