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消息非常振奋,当时我正在南京开会。座谈会召开后的当天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和叶辛也赶到了我们的会议上,一见面,他们兴奋不已,生动描绘了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情景。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前往法兰克福,那一年的书展,中国是主宾国。习主席在默克尔的陪同下,偕百名中国作家来到会场,当时会场上热烈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习主  相似文献   
2.
重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1998年的《忆大山》,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共识和力量,有许多启示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与无党派人士、作家贾大山的交往,堪称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的典范。联谊交友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要形式,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习总书记到正定任职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令这位淡泊官位权力的作家发出了“神交已久”的感慨,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脱离官气、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怀和主动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的政治自觉。正是因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他们的交往摆脱了地位、利益的束缚,相互感染、相互激励,把党外人士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也影响带动了其他党外群众。习总书记过人的识人眼光和用人胆略,对我们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使用力度有深远教益。  相似文献   
3.
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 歌剧《白毛女》故事的第一位记录整理者李满天,时任中国作协河北分会主席,在正定县体验生活,是大山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陪同习近平去拜访贾大山。 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临别时,我劝他留步,他像没听见似的。就这样边走边说,竞一直把我送到机关门口。”  相似文献   
4.
小天使 《政府法制》2014,(21):12-13
君子之交淡如水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是年40岁的贾大山,是河北省在“文革”之后摘取中国文学最高奖的第一人,颇有些文人气.习贾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顺利.新华社文中称,当天晚饭后,习近平请时任中国作协河北分会主席李满天陪同,一起去寻访贾大山.彼时,贾大山正在办公室里与几个文友讨论作品.当两人进来的时候,谈兴正浓的贾大山并没有停止演说.  相似文献   
5.
张妹芝 《民主》2016,(4):61-63
正2015年12月,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文稿的《知之深爱之切》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翻开这本书,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时而掩卷沉思,时而热泪盈眶。作为一名党外人士、一名文化工作者,再加上我曾在石家庄市政府工作过几年,听老领导们讲过总书记在正定时的若干往事,这本书读起来格外亲切感人。朴实的文风、真挚的情感、浓浓的家国  相似文献   
6.
《忆大山》是习近平总书记1998年撰写的回忆已故无党派人士、作家、河北省正定县原政协副主席贾大山同志的文章,发表在1998年河北省《当代人》月刊上,前不久,《光明日报》予以转载。文章蕴意深刻、感人肺腑,生动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尚的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外人士一贯的高度重视,对于做好新形势下联谊交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深化联谊交友工作,不断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读书     
《当代广西》2014,(21):61-61
正《百岁拾忆》马识途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定价:48.00元本书是百岁老人马识途先生追怀过往、反思历史的回忆录,是他学习巴金说真话的书。马识途先生的人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本书从他的家世、童年写起,追忆了他求学、参加革命、搞地下工作的精彩故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建筑和科研管理工作及身经各种运动漫长、坎坷的历程。他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都让人赞叹不已,油然而生见贤思齐的念头。  相似文献   
8.
张妹芝 《乡音》2016,(4):51-52
2015年12月,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文稿的《知之深爱之切》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翻开这本书,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时而掩卷沉思,时而热泪盈眶。作为一名党外人士、一名文化工作者,再加上我曾在石家庄市政府工作过几年,听老领导们讲过总书记在正定时的若干往事,这本书读起来格外亲切感人。朴实的文风、真挚的情感、浓浓的家国情怀,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心。品味着一篇篇"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字,让人感到温暖、振奋,更感到一种希望、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贾大山是河北省新时期第一位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家。1980年,他在短篇小说《取经》获奖之后到北京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期间,正在文坛惹人注目。 一些文学同行也曾感慨:为什么贾大山的小说没能引起持续的应有的注意?可贾大山仿佛不太看重文坛对他的注意与否。河北省曾经专门为他召开过作品讨论会,但是他却没参加。问他为什么,他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说发表时他也不在乎大报名刊,写了小说乐在褥子底下.谁要就由谁拿去。  相似文献   
10.
忆大山     
1982年早春,我要求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被组织分配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那时,贾大山还在县文化馆工作,虽然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但其《取经》已摘取了新时期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正是一颗在中国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原来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