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晋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4):138-156
作为“远敌”的西方世界和“近敌”的伊斯兰世界“叛教者政府”,哪一个才是优先打击目标,是伊斯兰极端主义者们论争的焦点问题之一。“远敌”和“近敌”的排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战略实践。以“远敌”为优先袭击目标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往往将美国和西方国家在阿拉伯世界的人员和利益作为袭击重点,同时努力向西方世界内部渗透,伺机发动大规模的暴恐袭击,挫败“异教徒”在伊斯兰世界的势力,促使穆斯林“觉醒”,进而建立一个涵盖所有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国”;而以“近敌”为优先袭击目标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则将所在国的政权和领导人视为“叛教者”,其优先的战略目标是对所在国或者周边地区发动暴恐袭击,通过暴力活动制造混乱进而夺取政治权力,建立“伊斯兰国家”。不同伊斯兰极端组织在“远敌”和“近敌”优先次序上的实践,源于不同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政治逻辑,因此对伊斯兰极端主义“远敌”和“近敌”战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政治逻辑,为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及实践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3日,埃及前军方领导人阿卜杜勒—法塔赫·赛义德·侯赛因·哈利勒·塞西(Abdel Fattah Saeed Hussein Khalil el—Sisi)以96.9%的压倒性优势击败前左派领导人萨巴希当选埃及新一届总统。埃及2011年爆发“1.25革命”以来,其政局始终剧烈动荡。此次大选结果表明,塞西被民众寄予厚望,即期盼他能给埃及带来安全与稳定。但目前埃及社会严重撕裂,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塞西的未来之路遍布荆棘。  相似文献   
3.
5月17日上午,兵团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二楼大厅座无虚席,兵团"鹏远集善·阳光助残"捐赠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阿布力孜·尼牙孜,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帕尔哈德·赛义德,兵团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负责同志及受助残疾学生及其亲属等120余人参加了活动。阿布力孜·尼牙孜副政委代表兵团党委,向兵团广大残疾人、残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论述了赛义德现象的各种表征,并在此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深入辨析和界定赛义德现象,从而为学术界理解赛义德热和赛义德现象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韩书堂 《理论学刊》2006,(2):112-115
赛义德发展了一种重要的政治批评,其批判锋芒直指殖民主义的美学式政治,即以美学想像的政治形式把东方想像成纯粹的美学式存在,从而掩盖殖民主义话语侵略与压迫的实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他的这种学术策略不过是以一种软弱的美学行为去反抗另一种美学行为,以政治批判的美学方式批判美学式政治方式,与殖民主义者一起共同完成了对美学的政治作用的认同与憧憬,从而使其东方主义理论陷入悖论式窘境。  相似文献   
6.
7.
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以北18公里,距古老的迦太基不远处,有个名叫西迪·布·赛义德的小镇,可不管当地人还是来自各国的游客都更喜欢叫它"蓝色小镇"。蓝色小镇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包上,白、蓝两色是该镇的代表色。放眼望去,镇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所有的院门、窗户和楼梯扶手,全都漆成天蓝色,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构成和谐的画面。小镇上有一个百年咖啡店,它叫"草席咖啡馆"(CaféDes Nattes),因为在它的两盘炕上都铺着草席子。  相似文献   
8.
论赛义德消除文化霸权的革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梅 《前沿》2006,(2):243-246
作为后殖民主义的重要代表,赛义德对西方文化霸权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他探索了消除西方文化霸权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号召东方民族在文化领域进行革命、依靠知识分子领导文化革命、提倡一种多元文化观。赛义德的这些观点既有其合理现实性,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分裂人格、精神分裂症和心理对位法等概念解析赛义德。Edward(西方意识)第一自我、Said(中东情结)第二自我,时合时分,交互主导,结果产生第三自我:流亡边缘世俗批评的知识分子理念。分裂人格背后是错综复杂的文化、宗教、语言之间的冲突融汇及其所造成的异化。赛义德受到多种话语的杂交感染,而不同话语在他身上争夺话语权,从而导致其人格的分裂。强烈的人格分裂意识、心理对位感和精神分裂感使他不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种频繁的视野转换给学术界准确理解赛义德设置了障碍,引起了不同解读,从而造成纷繁复杂的赛义德现象。  相似文献   
10.
赵建红 《求索》2010,(9):80-82
批评家,并且在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和职责是赛义德著作中一个持久不变的议题。在《知识分子论》(1994)等代表性著作中,赛义德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看来,业余者和流亡者这两种角色能赋予批评家(或知识分子)一种社会和文化批判的有利位置或视角。同时,这样的角色也决定了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们"对权力讲真话"这一在现实社会中所履行的重要职责。他有关知识分子角色和职责的独特思考对于在中国语境下反思知识分子在现实世界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如何处理知识和文化问题,做到"知行统一",面对复杂、多面的现实世界以及认识、回应和把握社会现实等都不无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