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52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9岁高龄的李老太近一年来在儿子处轮流居住生活,本想就这样安度晚年,谁知因出交通事故获赔偿金2万元,母子间因此款产生隔阂,弄得老人无家可归,李老太只得诉至法院。日前,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李老太夫妻共生育5个儿子,老两口含辛茹苦,把5个儿子培养成人。现在,他们各自成了家,养儿育女,长子已经退休,最小的儿子也59岁。虽说老伴因病不幸去世,但5个儿子对其还算孝顺,李老太愿意自己单独生活,每个儿子每年按时给她4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再带点东西看望她,也使她感到一丝安慰。2001年5月,李老太骑三轮车在路上行走时,被一辆…  相似文献   
2.
去年9月1日,是一个令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的矫正对象刘某某难以忘怀的特殊日子,这一天,他领到了横林镇民政办发放给他的特别救助款2000元,女儿上大学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2007,(7):44-44
问:我是位70岁高龄的老人,虽然有退休金,吃喝穿都不愁,但总觉得孤单和缺少安慰。在老伴去世后的这几年,这种失落感更加强烈。请问,我能否向法院起诉,要求儿女们带着孙辈轮流每月回来看望我一次,陪我说说话聊聊天?  相似文献   
4.
自连  志雁 《中国民政》2006,(10):40-40
案例钱老太太72岁,早年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长大。1986年儿子结婚成家后,钱老太太就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当时钱老太太年轻身体好,操持家务,照看孙子,下地干活,样样都能帮上忙,一家人也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很快乐。但不幸的是,2002年,儿子酒后骑摩托车上山干活,掉进沟里摔伤抢救无效死亡。年轻时丧  相似文献   
5.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06,(3):61-61
诉讼时效有规定 一般最长20年;往菜地投毒驱赶麻雀致小孩死亡涉嫌犯罪;要求享受村民待遇 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给酒店装修不慎摔伤若为承揽人责任自负;痛恨父与第三者结婚可拒履行赡养义务吗……  相似文献   
6.
和丽军 《时代法学》2013,11(4):66-75
根据我国《继承法》,不仅丧偶儿媳或女婿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后能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兄弟姐妹间、旧社会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与生母以外的父亲的其他配偶间形成扶养关系的,也均互有继承权,该规定直接突破了世界通行的继承权仅在血亲及配偶范围内的传统基础。无论从继承权产生的基础,还是从姻亲继承产生的源流上分析,我国基于赡养扶助行为授予姻亲继承权都是对继承权基础的直接违背,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民众继承习惯的背离。通过对姻亲的赡养扶助行为与继承权关系的分析,找出合理的路径与渠道对其实施赡养扶助行为后的权益进行补偿,始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4月8日上午,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在洙边镇东夹河村村民陈兆强的病床前开庭审理赡养纠纷案。近90岁高龄的陈兆强和张学新夫妇,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名副其实的儿孙满堂,本应是个幸福之家,可除在老人刚病倒时儿女们还用心服侍外,现在儿女们对陈兆强和张学新夫妇二人的生活冷暖漠然置之。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将6个亲生儿女告上法庭。法官们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不仅化解了赡养纠纷,而且唤回了久违的亲情。  相似文献   
8.
评说速览     
《法庭内外》2013,(8):38-39
1应为"常回家看看"留自治空间就开始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媒体纷纷打出"不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将属违法"的醒目标题,将"常回家看看入法"的争议延续至执法领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精神赡养已成为老年人权益的重要内容。面对2亿多老年人口且每年新增近800万的趋势,国家立法必须直面老年人的精神权益诉求,以体现立法的导向,向社会传递关爱老人的正能量。为此,新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倡导性条款,被广泛解读为将精神赡养从道德责任"硬化"为法律义务,并引发了诸多操作性的诘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政府、社会、家庭要主动担起关心、关爱老年人,引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责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发老年宜居环境,推进老年医疗保健建设,依法惩治虐待、遗弃、歧视、不赡养老人的行为,鼓励年轻人“常回家看看”,大力发展老年人文化事业,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敬、关心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3,(6):29
古人有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现代人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亲情却日渐淡漠,赡养老人起纠纷的事常见诸于报端。在赡养老人方面,人们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