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四知”     
孙锡辉 《奋斗》2002,(10):56-56
三国时期的曹袁官渡之战、吴蜀与曾魏的赤壁之战和吴蜀的夷陵之战,堪称“三大战役”。这三大战役以火攻为特征,引发了三场大战火。袁军的数千辆粮车和鸟巢的大粮仓化为灰烬;曹军所有的连环战船成为火海;蜀军的40余营寨酿为火龙。三大决战败方大伤元气。  相似文献   
2.
六1984年,于是之57岁。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他被任命为北京人艺的第一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二是他被邀在电影《赤壁之战》中,扮演曹操的角色。先是极不情愿地当上了副院长。有人形容:他像一个孩子被怂恿、督促着去捅马蜂窝,既不愿意又有点好奇,结果是在一年之内就已经被蛰得鼻青脸肿,心存无限厌烦,恨不能早早脱身而去。后是极想高高兴兴地去扮演曹操,借以解脱,因为他觉得一个演员最大的幸  相似文献   
3.
历史人物研究不能矫枉过正,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孙刘联军并肩作战的结果,不能夸大周瑜的作用而忽视刘备军事实力。古代政区变化甚大,文献记载极为简略,古人注释多受时代限制,忽略空间的变迁,今人不能就文字论文字,必须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层面辩证分析,对周瑜故里的认定亦然。  相似文献   
4.
赤壁之战后,曹孙刘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三大势力,曹操虽败,但依然占领着原东汉13州中的8个州,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远远强大于孙刘;而孙权则在赤壁之战中让曹操见识了自己的水军的强大,使曹操认识到一时难以消灭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08,(2):94-95
小时候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简直是如醉如痴。尤其听到岳飞八百破十万的情节,更是热血沸腾。等平静了拿脑子一算,八百破十万那时候岳飞竟然只有18岁。后来发现,18岁已经不小了,按古籍中的年份考证,周瑜打赤壁之战的时候,应该只有13岁,最大不过15岁;还有那汉朝大将霍去病,  相似文献   
6.
萃岚 《政府法制》2009,(20):41-41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做“英雄所见略同”。主要意思是,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如赤壁之战,周瑜和诸葛亮,破敌之策不谋而合,都是主张“火攻”,结果顺应天时、地利,火烧战船,大败曹军。在当今时代反腐败的问题上,一代巨人毛泽东和一代伟人邓小平也所见略同,都是主张从严治吏,铁腕反腐。  相似文献   
7.
西西 《法制博览》2010,(11):5-5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知。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逆商(AQ)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以票房之王的名义,吴宇森的<赤壁>(下瞪台亮相.电影<赤壁>(上)以史无前例的3.2亿票房让吴宇森成为"3亿俱乐部"的会员,如今又携<赤壁>(下)卷土重来,公映4天即票房过亿,终极目标剑指4亿.……  相似文献   
10.
尹媛萍 《政府法制》2010,(24):11-11
传染病在古代也是十分可怕的灾难。东汉末年,传染病肆虐,每隔几年就有一起甚至多起传染病流行: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于秋天来到当时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冬天作战之时,将士染病近半数。清朝是一个传染病高发期,几乎每隔一年就发生一次疫情。尤其是公元1910年的东北鼠疫,死亡6万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