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48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245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复合型城市危机,复合空间视角可为超大城市韧性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风险发生的可能场所为标准,复合空间可划分为物理、虚拟、经济、社会与规范空间.基于系统理论,通过分析国内七个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现状与困境,借鉴域外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经验可知:只有明确复合空间系统结构、充分剖析各子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实现空间潜力的最优配置与整体效益最大化.研究发现,不同空间组成的"三生空间"可以基本涵盖超大城市韧性需求,未来须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推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形成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的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2.
3.
大数据时代,热线问政成为超大城市感知城市演变、吸纳市民诉求、回应治理痼疾的新生机制。从政府回应性理论视角探讨了热线问政在连接市民与城市、重塑政府回应性的关键机制,并以北京市12345政务热线的海量实时数据为例,分析了超大城市热线问政过程中的市民诉求与政府回应之特征及其关系。研究发现,基础民生、基本民生和发展民生是北京市民对城市治理的主要诉求类型,不同类型的市民诉求具有鲜明的时空规律;政府回应在属地和部门分工上均显著存在。Logit回归表明,市民的诉求议题、时空特征、承办单位以及诉求属地的行政面积、人口密度、市民参与、人口复杂度和组织复杂度等,都显著影响着热线问政的政府回应性。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法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建辉 《河北法学》2003,21(2):67-72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双重性 ,即它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在涉及环境保护时形成的社会关系 ,也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利用与被利用 ,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这种调整对象的双重性使环境法学的价值内容也具有了双重的内容。这就是环境法具有正义和功利双重价值 ,而正义价值和功利价值又都具有双重的内容。其中正义价值包括人类正义价值和自然正义价值 ,功利价值包括物质功利价值和精神功利价值。这些价值考查 ,有着其哲学、伦理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基础 ,它的内容和界定也是以这些知识为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1案情简介李某,女,28岁,因纠纷于2005年6月29日被人用“膝盖”击伤腹部,伴腹胀痛,且逐渐加重,当日医院检查:神清,急性痛苦貌,腹软,全腹压痛,下腹反跳痛,以右下腹为甚,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5mL,右侧附件处压痛阳性。腹部B超提示:子宫大小正常,陶氏腔积液;尿HCG阴性,上次月经距受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单纯的校园人到社会职业人过渡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在求职前,必须排除心理干扰,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心态——  相似文献   
7.
上海特大城市卫星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城市化,而特大型城市正需要发展卫星城。卫星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在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借鉴的同时,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星城概念;充分考虑“三转”并存的现实状况;保持建设规划的连续性,防止卫星城建设半途而废;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目标相适应的卫星城;打破地方分割;用优惠政策吸引居民迁入;利用级差地租;引进高等学校;发展轨道交通;加大建城力度;扩大卫星城建设资金来源;为国际大都市建设置换空间。  相似文献   
8.
张剑萍 《求实》2005,(12):33-35
当今,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功利主义,其目的是唯经济功利,其手段是唯工具理性。在功利教育的框架中,德育没有它的存身之地。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文化的教育是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既使人懂得何以为生,又使人懂得为何而生,拥有人所特有的意义世界。民族文化、道德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关注道德教育向民族文化回归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和路线方针的基本出发点。苏共在制定治国方略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原理,这是苏共执政失败的最大教训之一;苏共“超资本主义”倾向的社会历史根源是民粹派及其所代表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0.
洛夫 《唯实》2003,(4):88-91
“五四”运动以来 ,许多新文学的作家、评论家、诗人都在不断地探讨一个问题 ,如何把中国的现代文化传统和古典的诗歌 ,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美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我在台湾几十年来也一直探讨这个问题 ,而且做了一些实验。我觉得 ,一个民族的文学不能老是守旧 ,抱着传统不放 ,必须要有所创新 ,但是 ,创新还要有传统作为固有根基 ,作为营养的土壤。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 ,传承和创新不是二元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传承 ,创新就会因为缺乏一种强大、有力而深厚的文化背景而显得疲软 ,而且还会在孤独的创作过程中找不到自己的方位而迷失。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