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党政论坛》2012,(20):10-11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能不能正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敢不敢评说毛泽东的错误?不仅关系到中国能不能走出“文革”的历史阴影,而且关系到中国之后的道路将如何走。在胡耀邦亲自组织领导下,中央党校开展了一场全校范围的“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是党内以实践标准评价“文革”的开篇之作,开启了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先河,奏响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寒柏.  相似文献   
2.
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经历了原定主题、主题转向和确定新主题的变化过程.从其中可知,毛泽东的所思、所想、所忧与会议主题的转变有着直接的关联.会议错批了刘伯承等人,开展了反教条主义和两条军事路线斗争,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可以……可以……也可以"第一次与杜老有直接交流是1980年夏天,我和王小强参加杜老在万寿路宾馆主持的一个座谈会,主题是基层干部问题。在座的多是各省农业的领导。当时包产到户初露端倪,乍暖还寒。基层干部矛盾突出,发言者对基层干部颇多微  相似文献   
4.
1978年4月,在胡耀邦的直接指导下,中央党校第1期800多学员进行了研究"三次路线斗争"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首次提出了"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打破了毛泽东对"文革"三七开的框框,是破除个人迷信的最初开端,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都是从党史课本中知道李立三和“立三路线”的。“文革”期间,李立三更被称为“十次路线斗争的反动代表之一”。直到1980年中央为他平反昭雪后,人们才对这位我党的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有了较多了解。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政协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的马列主义政党,虽然党内也曾出现过路线斗争和腐败分子,但她始终能够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洁净自己的肌肤,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更要重视加强党对政协的领导。政协委员一定要与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相似文献   
7.
王海光 《党政论坛》2012,(22):10-11
三、“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1978年春季开学以后,“三次路线斗争”研究小组根据1977年12月2日校党委会的意见,于1978年3月6日邀请了啦省部级学员开小型座谈会,听取对稿子的意见。被邀请的人中,有不久后调任《光明日报》总编的三支部学员杨西光。  相似文献   
8.
肇始于1933年春的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斗争,过去近80年了。长期以来,对这场斗争的起因、经过、实质、目的、教训的研究,定位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等文献中的论断,罗明撰写的《关于"罗明路线"问题的回顾》一文(见《反对所谓"罗明路线"问题》一书),则成了  相似文献   
9.
1971年8月30日晚9时许,毛泽东南巡从长沙到达南昌,驻八二八招待所。当天在车上,毛泽东就找程世清等人谈了话。会谈直指庐山会议问题,点名批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暗示根子在林彪,并以党内历次路线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文木 《各界》2010,(8):78-79,83
“高岗事件”曾被染上“党内路线斗争”的色彩。如果我们专题探讨将其放入更大的历史背景,即1945年美苏英签订的以牺牲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阴影下的中苏关系中考察,就会发现除了党内矛盾,它更是毛泽东对斯大林企图利用雅尔塔协定控制中国新疆和东北的斗争的继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