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文 《党史文苑》2005,(8):30-31
1937年8月28日正午,日机轰炸上海南站,当场炸死正在候车的妇孺200多名,伤者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2.
肖舟 《党史纵横》2005,(9):48-50
上海解放后,逃窜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趁新生的革命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秩序混乱之机,采取种种阴谋手段,疯狂进行破坏和捣乱。其中派遣特务潜来大陆,建立和架设秘密电台、刺探情报,为飞机轰炸指示目标,就是手段之一。上海公安机关与部队密切配合,迅速及时地摧毁了“国民党保密局独立台”等一批敌特潜伏电台,斩断了为敌机轰炸指示目标的黑手,保证了大上海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谁是吴思源1949年10月以后,刷涂着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飞机不断对上海进行空袭骚扰,一开始规模不大,速来速去,丢下几枚炸弹就溜。后来,在蒋介石…  相似文献   
3.
跟共产党走     
有很多年轻人问我,你这辈子吃了那么多苦,经历了那么多曲折,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有一条很深的体会,一个自尊心强的人,内心才会强大,耐力才会持久。谁都想有尊严地活着,可没有国家的尊严,哪有个人的尊严?一个国家,贫穷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人看不起。当年,我亲身经历过日本鬼子轰炸长沙,目睹无数同胞在血泊中倒下。那时我就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为国家强大做点事、尽点力!  相似文献   
4.
安树杉 《黄埔》2015,(3):21
<正>1938年秋天,我在92军21师(师长侯镜如)63团当政训员,参加了第1期抗战保卫大武汉的江西瑞昌战役。战斗惨烈,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日寇占领九江,倚仗空军优势,溯江西上,企图攻占武汉。我军从南昌开来,沿瑞昌江防,构筑工事,阻击敌人。部队士气旺盛,唱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上战场。瑞昌地处长江南岸,是一片丘陵地带。我团部指挥所,就设在瑞昌县城东南10余里的一座小山头上。砍竹搭棚,分散驻扎通讯、担架、警戒、后勤等小部队。团长汪安澜(黄埔7期)在前沿  相似文献   
5.
<正>两次谎报1943年4月7日黎明,山本五十六出现在了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上的拉包尔机场。当两百多架飞机陆续升空后,飞行员们回望山本,看见他还在那里向他们致意。飞机从拉包尔直奔瓜岛,对驻扎在那里的美军进行轰炸,然而,日军战果不佳,他们在损失了21架飞机的情况下,只击中了3艘美舰。弹药、燃料已尽,他们只得向拉包尔返回。  相似文献   
6.
视野     
《红岩春秋》2014,(9):5-5
正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介绍,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既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衔接,因此确  相似文献   
7.
彭得彩 《党史文苑》2011,(21):53-56
为了不忘日本侵略者屠戮中国人民的那段血泪历史,本刊将开辟《抗损报告》栏目,陆续选登江西各地抗损史实。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1,(16):5-5
在前一轮战机轰炸后,解放军战士们空降目标地,迅速与“敌人”展开巷战……几名狙击手在高点狙击远处“敌人”,一队战士冲进目标建筑物,和“敌人”  相似文献   
9.
《党史天地》2007,(9):20-24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胜利。而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不甘心其失败,扬言要派飞机炸烂上海,让共产党接管一个没有电、没有水、一片黑暗的上海。果然没过多久,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就不断地对市区、吴淞口和沿海、沿江一带进行轰炸骚扰,搅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0.
无法忘记,那“血渍遍地,火光流天,惨毒之状,罄竹难书”的“重庆大轰炸”。无法忘记,那在血与火中不屈不挠、奋然前行的重庆城与重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