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以根据文章意思、构词法等手段来析释其词义。  相似文献   
2.
最近做一个采访需要接触几位知名大律师,为了事先熟悉一下北京律师圈的情况,我托大学同学替我介绍了一名有七八年从业经验的刑辩律师,一来想从她那里获知一点基本信息,二来也想模拟一下如何与律师对话。为了打消对方的顾虑,我特别让同学向他的律师朋友说明,这并不算正式的采访,只是随便聊聊。尽管做好了各种准备,这次谈话还是完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而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河。本文从逻辑关系、精髓本质和基本特征等方面,论证分析了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圣贤历来"崇俭黜奢"。节俭或奢侈是否促进了社会发展,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在近代经济学界从来没有停息过,这些分歧或对立使得我们对于社会问题及其社会发展有了与时俱进的新理解、新观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并力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但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更是对发展道路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陈玉峰 《法人》2013,(11):64-66
作为“京城四少”的律师李肖霖,对于那些遭遇司法不公的当事人,往往充满了同情。看到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总是希望能改变这个现状,让所有人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实践性、条件性、创新性、系统性、优越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入学习和领会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对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廉政瞭望》记者的印象中,钱列阳善辩,许兰亭稳健,张青松睿智,李肖霖果断。尽管"四少"风格迥异,但也能轻易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随着甚嚣尘上的刘志军案一审判决死缓,而刘志军本人早已放话"无论生死,都不上诉",此案终于告一段落。作为刘志军的辩护律师,钱列阳尽管在结案后声称,不再谈及刘案的任何细节。但刘案给他本人带来的关注和争议,已经成为他在刑辨生涯里无法抹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9.
《政法学刊》2018,(1):54-62
面对经济犯罪复杂情况和司法实践严峻形势,亟待对经济犯罪出罪事由理论展开法教义学研究和探讨。经济犯罪出罪事由是指在经济犯罪刑事司法活动中据以判定某一经济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或不予刑事处罚的某种特定事由。根据不同的标准,经济犯罪出罪事由可以划分为基本类型、特有类型、抽象类型、程序类型以及其他类型等五种,并呈现出多样性、零散性、独特性和开放性等鲜明特征。当前,我国经济犯罪出罪事由的司法适用现状并不理想,未能收到应有的出罪实效,急需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代训锋 《湖湘论坛》2015,28(2):124-128
庄子的"齐物论"篇历来被国内学界所看重,研究成果相当丰硕。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有三种指向,一种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来理解"齐物论"思想;一种是从为实现自由逍遥的境界来把握"齐物论"的旨趣;还有一种是从关键词句上来把握"齐物论"的思想脉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忽略了"齐物论"文本暗含的一种转向,即: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向。它表达的是从"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到"人应该怎么活"的智慧追问和转向。这样的智慧追问和转向是从齐物开始的,也是以齐物结束的。以"吾丧我"为齐物的切入点,揭示出充满是非争论的物质世界,再通过齐是非和辩无胜的进一步阐释,说明真实世界处于万物相蕴、和以天倪、原本无是非彼此的状态。这些都是庄子对"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揭示,但是,其归旨在于揭示在物的世界里如何发现和坚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给出了呵护生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即:齐物。这样,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也转向了呵护生命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