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统和法统是蒋介石时期我国台湾地区“一个中国”理论基础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道统与中国大一统的统一观有必然联系。正统则是蒋介石时期乃至其后一段时期国民党政权维系其统治的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研究这两个概念,对研究1949年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同中国道统与肯定家族宗族的亲缘聚族的国族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民族思想的两大文化构成和文化规定。他自认中国道统为其三民主义的思想基础,其意义在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合法性基础与中国文化的骨干,保存、恢复和建立了民族的凝聚力。其国族主义的意义或目标即在做成一中间社会,将中国各族融成一极大的文明的国族团体——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3.
论韩愈碑志文的古文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愈是碑志文创作大家,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中坚,其碑志作品大都是在古文运动的背景下创作的,内容上弘扬道统,坚持民本与仁政思想,反对佛老,行文气势充沛,内容丰富,写法上叙议结合,注重细节描写,发不平之鸣,语言清新自然,体现出明显的古文体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道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理论深度和视野广度上来看还远远不够.学界从"道统"的视角阐释宋元明清学者思想新的一面,进而寻找儒学发展的新脉胳;探讨日本儒学、韩国儒学在近代化过程中"道统"观念的变化,进而理清文化从"一元独尊"到"多元齐放"的变化轨迹;比较研究中国文化中正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中正统文化的表述形态的异同,进而寻找文化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等,这些课题都将是颇具学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质的美,须把它摆在恰当的距离外去看",太远或太近都不能看清楚。不管创作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都要巧妙的利用自己的艺术创作的陌生化,创造心道统一的不隔之境,使作品直抵审美者的思想和各种感应的极限,从而使大众获得强烈的审美共鸣。  相似文献   
6.
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期,法学/学术同样如此,不同思想此起彼伏甚为壮观,新道统法哲学就属于此中的一环。新道统法哲学主要包括,道统思想的研究和传统社会秩序构成原理的研究。但当下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传统秩序构成原理作为新道统法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存在诸多疑问的,因此需要加以反思、批判和推进。  相似文献   
7.
8.
学统与道统     
又到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面试时间。每次与其他教师一起对考生进行面试,我最关注的是他们的读书状况和求学动机。热爱,才能学好,这是伪装不来的。求学与读书,要有追求知识的乐趣,要愿意去探索世界的秩序和美感,要时时陶醉于种种神圣发现,才能学会去敬畏、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期,法学/学术同样如此,不同思想此起彼伏,甚为壮观,新道统法哲学就属于此中的一环。新道统法哲学主要包道统思想的研究和传统社会秩序构成原理的研究。但当下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传统秩序构成原理作为新道统法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存在诸多疑问的,因此需要加以反思、批判和推进。  相似文献   
10.
百年多中西文化论战不仅在知识界掀起了种种理论思潮和智识更新,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和方向。魏敦友教授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及比对之后.在法哲学领域对该问题提出了整体性构想。在前一部著作《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魏敦友教授法哲学讲演录》中,魏敦友教授进行了初步回答:“中国当代法哲学的使命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