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鹤庆白族银器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今日民族》2012,(10):38-38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生产银器,其产品覆盖了云南全省及周边省份地区的银器、银饰市场。目前,白族银器主要产品包括汉式银器、藏式银器和其他一些民族的银佩饰等三大部分。因为涉及面广,其形制、工艺、纹样等方面都各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银器行业,流传一句话,“中国银器看云南,云南银器看新华”。据《鹤庆县志》记载,自唐代南诏国时期伊始,新华村便有人从事金银铜器加工,至今已超千年。凭借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和近年来当地有组织的专业培训,“鹤庆银匠”日渐成为带动劳动力就业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3.
<正>畲族人民崇尚银器,在畲族的"三月三"、赶墟赶场等节庆活动及日常生产生活中,银器都因其美好寓意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了独特的畲族银器加工技艺。林仕元,正是畲银工匠中的杰出代表。身为福建银雕老字号"珍华堂"的第四代"掌门人",林仕元17岁开始学习银器制作,先后获得了畲族银器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甘涌 《创造》2015,(9):42-45
<正>云南自古就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大理州鹤庆县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金银铜铁器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加工历史也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鹤庆县的新华、秀邑、母屯、彭屯、板桥一带自古就擅长从事金、银手饰制作和铜、铁器加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新华村生产加工的银器工艺精湛、闻名遐迩,很多客人慕名而来,对"千年敲一锤"的新华村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5.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08,(8):66-66,F0003
汪情村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云南驿镇的一个小村。虽然距县城不远,但要找到它还是颇花了一些功夫。村里有一户姓汪的银匠,据说打制银器的手艺传了几代人。而且他们打制的银饰可不是一般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