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0,(4):82-82
乒乓球 孔令辉:男子单打金牌,男子双打银牌;王楠:女子单打金牌,女子双打金牌;王励勤:男子双打金牌;阎森:男子双打金牌;李菊:女子双打金牌,女子单打银牌;杨影:女子双打银牌;孙晋:女子双打银牌;刘国梁:男子双打银牌,男子单打铜牌。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19日发出致第十五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贺电全文如下: 第十五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在第十五届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勇攀高峰,赢得107枚金牌、81枚银牌、51枚铜牌,打破51项世界纪录,连续4届残奥会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奏响了催人奋进的生命凯歌,讲述了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党中央、国务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9,(5):82-82
7月17日-8月2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罗马举行。中国队以11金7银11铜实现大丰收,仅以银牌劣势屈居美国之后列奖牌榜第二。中国队获得的29枚奖牌中跳水仍是大户,“梦之队”共收获了7金4银3铜:游泳项目拿下4金2银4铜且4破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8,(16):60-60
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参赛的各代表团纷纷开出了诱人的奖金支票,鼓励健儿争金夺银。 第一名新加坡:冠军奖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0万元)。新加坡历史上唯一的奥运奖牌来自1960年罗马奥运会,当时一名举重运动员夺得一枚银牌。为打破金牌荒,新加坡开出巨奖。  相似文献   
5.
王晋堂 《北京观察》2004,(10):32-33
当32枚金牌运动员在闪光灯前频频亮相、火爆非常的时候,银牌获得者自然悄悄闪在一旁.在鲜花和掌声中,在赞扬和奖励时,向后退一步,对于自行车运动员江永华来说,真是太平常了.这不仅是恰当的,而且非常符合她的性格--生活中的她就是一个不事张扬不抢风头的人.静静地观察,默默地训练,悄悄地做事,深深地思考.和金牌获得者不同,尽管在雅典奥运会上她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不仅是她本人的最好成绩,而且也是在自行车这个项目上我国运动员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但银牌就是银牌,竞技体育崇尚的是金牌,这是无可厚非的.  相似文献   
6.
据说,运动员在赛场上对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飞如闪电,有的静如止水. 据说,获得铜牌比获得银牌的人会更幸福,因为第二名是“痛失金牌”,第三名是战胜对手“喜获铜牌”. 据说,每个运动员入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心愿,站在领奖台上时就会记起.比如,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里约残奥会3枚金牌获得者,轮椅击剑运动员荣静.  相似文献   
7.
牛润美 《乡音》2011,(6):33
今年24岁的张翠平,是第九届永年县政协委员,2003年12月,入选河北省残疾人女子射击队,3年后进入国家射击队。从2006年至今,她先后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16枚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为国家、省、市赢得了荣誉,为永年县争了光。张翠平1987年出生在永年县夏堡店村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晨曦 《新民周刊》2012,(32):32-34
金牌银牌悲喜两重天奥运会金牌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荣誉它还包含着某些功利主义。伦敦奥运会上,留下了太多的精彩,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金牌银牌的巨大差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说,在伦敦奥运上,所有获得金牌的选手,都可以在比赛结束后在伦敦放松和享受一下异国风情;而获得银、铜牌等其他选手则安排在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立刻回国。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丁宇 《两岸关系》2012,(8):53-54
7月28日至8月12日,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出色,收获了38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二位,创造了6项世界纪录、6项奥运会纪录。特别在游泳、田径等项目上取得明显进步,共获得6金2银7铜。  相似文献   
10.
A good variety of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handicraft products from China appeared at the first World Expo in London in 1851. Silk sent by a Guangdong merchant Living in Shanghai won both the gold and silver prizes. The man. Xu Rongcun. got news of the expo from British diplomats and businesspeople in Shanghai, and shipped 12 packages of Yung Kee silk from his store. Due to the coarse packaging, the fine material was neglected for several months, but was immediately loved once opened. The queen personally handed the gold and silver medals and certificates to Xu Rongeun. Order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soon flooded into his st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