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甘薯的变迁     
甘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细长,匍匐地面;块根,皮色发红或发白,肉黄白色。甘薯在河南俗称红薯(山东叫地瓜,北京叫白薯,另有番薯、山芋、红苕等名称)。甘薯原产美洲,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由华侨陈振龙从菲律宾带回福建,迄今已400多年了。甘薯以块根生长于地下,耐瘠、抗逆、高产。鲜甘薯约含淀粉20%、含糖3%,另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及维生素B6。因甘薯含有较多的有机酸,长期单独食用会使胃酸增多,因此,要与豆类搭配食用才能符合人体碳氮比的基本要求。因其产量高、价格低,经营生、熟红…  相似文献   
2.
甘薯与华侨     
甘薯,大致有红薯和白薯之分。不同地方的人分别把甘薯称为善薯、地瓜、苕、红苕、白苕或山芋。有一种皮色粉红、肉质为蛋黄色的瓜儿苕,甘面可口,栽种于巴山丘陵地区。 甘薯因其种植普遍,且又是土得掉渣儿的物品,大多数人误以为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其实,它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甘薯的老家在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渐次传至吕宋、文莱、交趾,它又是怎样传到我国的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