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被誉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之一,因便捷通达而成为众多市民首选的交通出行方式。然而,当人们穿梭于城市,享受着地铁的便捷、高效时,可曾想到建设者默默无闻的奉献与付出。前不久公布的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上,就有一位我市的地铁建设者榜上有名。在8年时间里,他先后组织完成了本市12条地铁盾构隧道、6座车站、1座车辆段、一个全国领先平台管理体系以及本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设计方案的研发建设工作……他本人也先后获评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部长、高级工程师闫伟。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05,(11):9-9
在20至30年内,我国考虑建造5条跨海隧道。其中包括兴建长175公里,连接福建和台湾的台湾海峡跨海工程。  相似文献   
3.
简讯     
近日,市政集团二处承建的草桥热电厂热力外线工程隧道施工一衬全线贯通,新街口热力工程完成二衬施工。这两项工程均处市区交通要道,项目部广泛采纳合理化建议,采用创新技术和科学措施,减少工程对交通和周边居民的影响,降低环境污染,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相似文献   
4.
提起盾构,或许您会感到陌生。平日里,我们坐汽车穿越黄浦江底、搭地铁来往城市各方,享受隧道带来的交通便捷,而隧道的产生正是盾构“埋头苦干”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5):91-91
1961年8月建成的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见证。1989年柏林墙推倒后,竟然在墙下发现了一条秘密的窃听隧道。  相似文献   
6.
在美丽的英格兰萨里郡辛德海德地区,人们准备兴建一条耗资3.71亿英镑的公路隧道。开工之后,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然而,当工程进度进展到长1.77公里的A3隧道地段时,施工队遇到了一片高大的冬青树林。经过与林业部门商量,施工队决定使用电锯扫清障碍。可是,在一棵棵高大的冬青树被锯倒之后,施工队却被一棵粗大的山毛榉拦住了去路,迟迟下不了手。  相似文献   
7.
2015年10月,《中国法院2015年年度案例》公布了一起因租客侵权引发的相邻案件,耐人深思. 房屋漏水邻里怒 2013年7月25日,家住江苏省镇江市一小区的业主张健忽然发现自家卫生间顶部滴水.检查一番后,他怀疑是楼上的防水出了问题.张健知道,住在楼上的吴中全老两口几个月前去深圳女儿家了.他们在临行前给张健留下了亲戚居俊的电话.于是,张健拨通了居俊的电话.  相似文献   
8.
巍巍关角山,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是青藏铁路从天峻大草原驶入柴达木盆地的一道天然屏障。老关角隧道就位于关角山中,全长4010米,海拔近3700米,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咽喉工程,因为这里气候严寒,空气稀薄,长冬无夏,地质情况复杂,地下裂隙水丰富,因此老关角隧道的修建前后历时近20年。  相似文献   
9.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3,(22):50-51
“隐形隧道” 紧挨南京地铁二号线金马路站有一条全长500多米的汽车隧道,名叫“凯旋路隧道”,建成多年却一直未通车。如今隧道里已搭起板房,开始住人,还养了狗和鸡,隧道中的住户自称是隧道的看守人。自2005年隧道开通已有8年,但多个部门称“不清楚这条隧道”。  相似文献   
10.
杨宇波  崔军 《刑事技术》2020,(2):215-217
动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运行车体推动的空气由于受到隧道壁的约束能形成能量很强的冲击气流,有时会造成一些设备设施损坏、脱落,进而危及高铁行车安全。这类事件发生后,铁路部门往往误以为是人为破坏,并以破坏案件进行上报。本文通过对特定动车行车事故的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分析了高铁隧道内气动效应对特殊位置设施造成损坏的过程及形成痕迹特点,准确认定了事件性质和事故发生原因,并对气动效应形成损坏痕迹和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